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连减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2017-05-24 10:51:30)

本节课教学了《用连减解决问题》。用连减解决问题有两种解题思路,一种是从总数里连续两次去掉后求剩余;另一种是从总数里去掉两部分的和,求剩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类应用题的第一种解题方法难度不大,但是第二种思路确实很难。所以,用连减解决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课时来教学是很明智的决定,特别是上了这堂课以后感觉尤为强烈。

这节课中我首先以旧知为引入,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以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老师有10元钱,买本子用去3元,买笔用去4元。根据这些信息让学生来提出合理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这个问题。一般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还剩多少元?”让学生列出算式,10-3=7(元)7-4=3(元)或者10-3-4=3(元)从而明白了第一种解法是用连减。



接着,让学生理解第二种解法的特点是先求两个部分数的和,再用总数减去两部分之和。本环节主要是通过直观形象帮助理解。老师拿出真实的10元钱,还有标着价钱的本子和笔,摆一摆实物来理解第二种解法是:先算一共用了多少钱?3+4=7(元) 再算还剩多少钱? 10-7=3(元)。孩子们理解了道理后,最后,才进行了课本例题的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经历学习过程,在过程中不断发现、不断感悟、不断提升。本环节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事物,从而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