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克昌(1946.10-
),中国工程院院士,煤化学工程专家,我国煤化工科技领域的开拓者之一。生于山西太原,原籍山西五台。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协副主席、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教育部煤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太原理工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双聘教授等,曾任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太原理工大学校长等。
主要经历:
谢克昌(1946.10.5-)。煤化学工程专家。生于山西太原,原籍山西五台。196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1981年研究生毕业于太原工学院,1983年至1985年美国南卡大学访问学者,1999年获日本信州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太原理工大学校长等。长期从事煤化工和煤的清洁高效利用的科研、开发、教学和战略规划研究,在煤的结构特征及其与反应性的关系和调变、依据煤气化规律优化脱硫净化技术、等离子体煤转化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能源领域“973”项目,提出气化煤气与热解煤气共制合成气多联产工艺并指导工程示范。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科技一等奖7项,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出版《煤的结构与反应性》、《煤化工发展与规划》等著作5部,主编《现代煤化工技术》丛书,发表论文400余篇。1990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获“全国优秀归国留学人员”,2002年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08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9年为首的团队获“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培养博士50余位,博士后6位。目前主持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和“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战略研究”。
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http://s12/mw690/0044cfA3gy6KuZTXiJRdb&690
谢克昌
1946年,谢克昌出生于太原的一个教育世家。他的父亲、哥哥都是教授,如今,他们一家三代人中有11位教师。他的外祖父是抗日战争期间第二战区上将副司令长官、平型关战役总指挥杨爱源(山西省五台县门限石乡门限石村人)。祖父谢维楫留学归国后在川至医学院任教,后又兼任第二战区中将军医监。而对他影响最大的则是太原工学院热能专业奠基人、父亲谢益棠。父亲教育救国的理念、教书育人的职业操守,早已潜移默化地融入了他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