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2日
作者:中国税务报
贺艳 王祉祁
【《大企业税收评论》精选】前不久,在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和四川省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的共同努力下,重庆银行成都分行网上办理跨区域房产税税源登记等跨区域协调问题得以有效解决,这是川渝两地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签订合作备忘录后的成果之一。
据统计,总部在渝、成员企业在川的千户集团成员企业现有123家,总部在川、成员企业在渝的千户集团成员企业现有92家。川渝两地经济联系密切,关联企业较多,如何打破地域限制,更好地服务大企业,成为两地税务部门共同探讨研究的课题之一。今年5月,川渝两地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签订了《川渝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合作备忘录》,在税收服务、风险管理和经济分析三个方面紧密合作,希望开辟出一条“无障碍”的税收服务通道。
图为川渝两地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
在重庆银行成都分行调研。
川渝两地关联企业较多,一些大企业经常需要跨区域办税,多头跑、多次跑。同时,不同地区政策执行口径的些许差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办税的沟通成本和时间成本。
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川渝两地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面向101家川渝大企业,联合开展涉税需求问卷调查,对收集到的90多条意见建议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以大企业对税收确定性的共性需求为基础,探索成渝经济圈大企业跨区域涉税事项协调工作机制。另一方面,针对部分大企业的个性需求,建立了个性化涉税诉求档案。
基于成渝经济圈大企业跨区域涉税事项协调工作机制,川渝两地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组建了联合服务团队。目前,该联合服务团队已完成了对重庆银行成都分行、一心堂、腾讯西南总部、攀钢钒钛等18户川渝大企业的调研,共同帮助企业解决了办理异地房产税税源登记、分支机构修正申报错误数据、软件企业即征即退税收优惠、预提费用调增调减等跨区域涉税难题。
作为这一工作机制的受益者,重庆银行成都分行财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后可以通过电子税务局跨区域办理新增房产税税源登记,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工作效率。
总部位于川渝地区的千户集团,大多数成员企业也集中在成渝经济圈内,开展的业务同质性较高,具有较强的协同发展特质。同时,这些企业间的关联交易比较频繁,对两地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的协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这一问题,两地成立川渝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协作工作小组,建立起“执法+服务+监管”一体化的川渝地区大企业税收服务和管理机制、信息沟通机制等12项体制机制。
对于大企业复杂的涉税事项,实施统一化协作管理,建立标准化处理流程,统一管理方法和具体措施。在确保川渝两地执法信息互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统一执法标准,推进精确执法,以“风险齐抓、精准监管”为原则,联合确定集团企业风险管理计划。
目前,两地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通过“总对总”沟通机制,对12户集团企业的313个指标开展内控测试,辅导企业化解涉税风险,完善内控建设。
在此次内控测试中,重庆商社(集团)有限公司就化解了统借统还业务政策的适用性等5个主要风险点,增强了企业税务处理的合规性;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明确了违约金、没收保证金等费用如何适用税收政策,提高了企业的税收确定性。
常态化交换涉税数据,加强合作分析
涉税数据的共享,是川渝两地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开展经济分析的基石。受工具、手段等制约,跨区域涉税数据共享交换面临着前期数据提取准备复杂、数据传输途径不便、共享数据获取周期较长等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两地涉税数据常态化共享,进而影响了经济分析工作。
为打通数据共享渠道,建立常态化共享机制,川渝两地探索制定了《川渝大企业局涉税数据交换工作指引(试行)》,明确双方涉税数据交换权责、交换范围、交换渠道和安全保密机制,固化共享数据项目,依托税务内网即时通信软件,优化数据传输渠道,建立以定期数据交换为基础、以临时性数据交换为补充的数据共享交换制度。同时,确定将千户集团名册数据、征管数据和重点生产经营事项等8个方面的涉税数据进行双向化、定期化交换共享,并确立了首批交换数据清单。
今年来,川渝两地实现大企业基础涉税数据交换共享1922项次,为深入推进两地大企业涉税数据拓展应用夯实了基础。同时,两地大企业税收管理部门不断扩展数据共享成果应用,坚持数据共享、精诚共治,充分发挥以税资政职能,以常态化交换的涉税数据为基础,联合开展经济分析、组建联合分析团队。目前,联合分析团队已经完成2篇经济分析报告,其中《从川渝对比看四川汽车制造业发展》得到了四川省政府领导的肯定性批示。
来源:《中国税务报》
中国大企业税收研究所战略合作伙伴:
中瑞税务师事务所集团有限公司
中翰中国税务集团
北京鑫税广通税务师事务所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