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导师李奇简介

(2016-10-12 09:46:59)
标签:

导师信息

电气考研

分类: 考研

http://img.kaoyango.com/uefile/ueditor/upload/20161009/8d9febecf5c148ba84aa0d4851b8dcef.jpg

文章来自:电气考研网

网址:http://www.dianqiky.com/

基本信息
李 奇, 工学博士,副教授/博导
博士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硕士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工作单位:电气工程学院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成都市二环路北一段111号
电子邮箱:liqi0800@163.com
办公电话:028-87603332
办公地点:西南交通大学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个人简介
李奇,工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西南交通大学引进人才,西南交通大学首届“雏鹰学者”计划入选者,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高级会员(Senior Member),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任教于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06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并于同年作为免试硕士研究生保送本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本科和硕士学习阶段,曾作为交流学生赴新加坡淡马锡理工学院清洁能源中心从事新能源发电系统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2008年作为硕博连读研究生继续于本校攻读博士学位,于2011年获工学博士学位,并在2008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作为国家公派留学生(联合培养博士)在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有关新能源混合发电系统的研究工作2年。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点)、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主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项目、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等项目。现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Applied Energy、Journal of Power Sourc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网技术等10余个国内外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目前,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或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检索50余篇),申请(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

学习与工作经历
2011/09 – 至今,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引进人才)
2009/01 – 2010/12,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力电子工程学院,国家公派留学生(联合培养博士)
2006/09 – 2011/06,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博士
2002/09 – 2006/06,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学士

主要研究方向
微电网运行与控制
新能源发电系统优化与控制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机车系统能量管理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

科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1473238),2015.1-2018.12,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407146),2015.1-2017.12,主持
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2015JQO016),2015.1-2017.12,主持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基金(20120184120011),2013.01-2015.12,主持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点项目(2012J012-D),2012.06-2014.12,主持,已结题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技创新项目(SWJTU11CX030),2011.8-2013.12,主持,已结题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生创新基金,2009.1-2010.12,主持,已结题
西南交通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2010.1-2011.12,主持,已结题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2014BAG08B01),2014.01-2016.12,主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7138),2012.01-2015.12,主研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142027),2014.03-2017.02,主研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0184110015),2011.01-2013.12,主研,已结题
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研究计划(2012HH0007),2012.01-2013.12,主研,已结题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9160),主研,已结题

学术论文
[1]  Qi Li, Weirong Chen, Youyi Wang, Shukui Liu, Shiyong Tao. Robust H∞ suboptimal control based on effective informed 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PEMFC system. IET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 6(4): 217-225, 2012. (SCI刊源, IF: 2.007)
[2]  Qi Li, Weirong Chen, Yankun Li, Shukui Liu, Jin Huang.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fuel cell/battery/ultracapacitor hybrid vehicle based on fuzzy log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43: 514-525, 2012. (SCI: 000311184200057, IF: 2.247)
[3]  Qi Li, Weirong Chen, Shukui Liu, Zhiyu You, Shiyong Tao, Yankun Li. Power Management Strategy based on Adaptive Neuro-Fuzzy Inference System for Fuel cell-Battery Hybrid Vehicle. 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4(1): 013106, 2012. (SCI: 000300951000017, IF: 1.214)
[4]  Li Q. , Chen W., Wang Y., Liu S., Jia J.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for PEM Fuel Cell Mechanism Model Based on Effective Informed 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58(6): 2410-2419, 2011. (SCI: 000290628500037, IF: 5.160)
[5]  Qi Li, Weirong Chen, Youyi Wang, Junbo Jia, Ming Han. Nonlinear robust control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by state feedback exact linearization.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194(1): 338-348, 2009. (SCI: 000269584400046, IF: 4.951)
[6]  J. Jia, Q. Li, Y. Wang, Y.T. Cham, M. Han. Modeling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 Simulation of a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 24(1): 283-291, 2009. (SCI: 000263639000031, IF: 2.272)
[7]  Chaohua Dai, Weirong Chen, Zhanli Cheng, Qi Li, Zhiling Jiang, Junbo Jia. Seeker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global optimization: a case study on optimal modelling of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33(3): 369-376, 2011. (SCI: 000288842800001, IF: 2.247)
[8]  Qi Li, Weirong Chen, Shukui Liu, Zuchang Gao, Shunfeng Yang. Temperature Optimization and Control of Optimal Performance for a 300W Open Cathode 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rocedia Engineering, 9: 179-183, 2012. (EI:20121214882580)
[9]  李奇, 陈维荣, 刘述奎, 黄进, 田维民. 基于虚拟磁链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并网控制系统研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41(2): 91-96, 2013.(EI刊源)
[10] 李奇, 陈维荣, 刘述奎, 宋文胜, 杨顺风.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车辆多能源管理策略. 电工技术学报, 26(增刊) , 2011: 303-308. (EI: 20115214639508)
[11] 李奇, 陈维荣, 刘述奎, 程站立, 刘小强. 多变量H∞次优控制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压力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30(20): 123-128, 2010.  (EI: 20103113111578)
[12] 李奇, 陈维荣, 刘述奎, 程站立, 刘小强.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H∞次优控制在PEMFC混合发电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38(21): 126-131, 2010. (EI: 20105113511970)
[13] 李奇, 陈维荣, 刘述奎, 林川, 贾俊波. 基于H∞鲁棒控制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空气供应系统设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9(5): 109-116, 2009. (EI: 20090911933011)
[14] 李奇, 陈维荣, 刘述奎, 林川, 贾俊波. 基于自适应聚焦粒子群算法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机理建模.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9 (20): 119-124, 2009. (EI: 20093112234035)
[15] 李奇, 陈维荣, 刘述奎,  贾俊波,  韩明.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动态建模及其双模控制. 控制理论与应用, 26(7): 809-811, 2009. (EI: 20093712302647)
[16] 李奇, 陈维荣, 段涛, 刘述奎, 刘元勋. 基于随机聚焦粒子群算法的多机系统PSS参数优化.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37(13): 13-18, 2009. (EI: 20093212244478)
[17] 刘述奎, 李奇, 陈维荣, 林川, 郑永康.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在电力系统多目标无功优化中应用. 电力自动化设备, 29(11): 31-36, 2009. (EI: 20094912534044)
[18] 王珂, 陈维荣, 韩明, 李奇, 游志宇. 基于电流断路法的空冷型燃料电池阻抗谱实验分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32(29): 87-93, 2012. (EI刊源)
[19] 鲜亮, 肖建, 贾俊波, 李奇.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启动模型研究. 太阳能学报, 32(12): 1858-1863, 2011. (EI: 20120614748232)
[20] 陈维荣, 钱清泉, 李奇. 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列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44(1): 1-6, 2009. (EI: 20090811917427)

招生要求
勤奋刻苦、踏实认真,对新能源发电及电力系统相关领域有一定兴趣及专业背景知识 

招生名额
每年招收硕士生2-4名,博士生1名。

课程教学
本科课程《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清洁能源概论》
研究生课程《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技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