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2019-04-15 06:12:31)
标签:

平顶山之行

郏县姑嫂寺

姑嫂寺

郏县寺庙

郏县文物古迹

分类: 河南省内旅游景点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姑嫂寺位于郏县西部的茨芭镇姑嫂寺村,距县城26公里,西与汝州市接壤。。据郏县地名志记载:“相传,刘秀之妻与胞妹在此歇息,后刘秀称帝,人们在此修一寺,取名‘姑嫂寺’”,此寺所在村庄即叫姑嫂寺村。2008年6月,姑嫂寺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姑嫂寺现存两处,居村正中央处应为老院或主院,居村东南隅者名为禅院,修建时间略晚。
   “老”院
    先说主院。由于损坏严重,主院前面是大片空地,遗留的建筑面积较小,有一主殿即姑嫂殿,殿前是仅有东西两面墙的类似于帐篷的建筑,称为卷棚,应为香客暂时休息的地方。从实用角度看,卷棚功能较为简单,但这座卷棚用料投入不少,共二梁八柱。8根立柱基本完好,只有一根立柱根部受到腐蚀。主殿宽与卷棚相等,两者前后相距约1米,正殿也为砖木结构,木料占的比重还比较大,在前檐处伸出6条“斗拱”以做支撑。
    从主院内的古碑看,现存建筑修建于乾隆二十四年,当时殿前有大片柏树,为修建此殿,当地人卖掉柏树,筹集银两34两,又卖了几棵杨树得了一些钱。这笔钱除用于修建寺庙,还在附近买了12亩地,用于维持寺庙的日常用度。
    姑嫂寺既然与刘秀有关,距今应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为什么现存建筑始建于清代?这个问题其实一点儿也不奇怪,答案就是原寺还没有幸运到在2000多年间不被损毁能够被保护下来。
    当地人说,关于姑嫂寺的起源说法不一,但起始时间至少在东汉是无疑的,寺庙建成后,多次遭到损坏,又多次被修复。根据现有资料记载,姑嫂寺最早的一次修复是在唐贞观年间,次之为明万历年间。
    禅院
    姑嫂寺禅院建于清代光绪年间,在老院东南,直线距离约200米,中间相隔多所村宅,须绕行。禅院占地面积4千余平方米,共有房29间,院内建筑全是砖木结构,仿宫殿布局由中心线自南向北延续而建。由南大门进去,中间设三座殿,最后是姑嫂的楼房。院内还有四棵古柏,前殿两棵,后楼两棵。前殿的两棵,胸围分别为1.1米和1.3米,树高均为14米;后楼的两棵,树高15米,胸围分别为1.55米和1.65米。据当地群众介绍,柏树是姑嫂寺在唐贞观年间第一次修缮时所栽植,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四棵大树古老苍劲,葱郁青翠。
    院内有两处遗迹较为奇特。一是立于前殿的无字碑,此碑高6尺(1米=3尺),宽2尺半,厚1尺有余,重约数吨。这么高大的石碑竟然无字,不由使人联想到武则天的无字碑,武则天生前有遗言,说她的功过由后人去评,用不着盖棺定论。关于姑嫂寺无字碑的来由没有任何记载,到底是后人效武则天而为,还是另有深意,有待专家考证。
    另一处就是院后的楼房。此楼房上下两层,与其他地方的清代名居相似。其让人不解之处也在于此,在清代名居中,后楼多为家中女眷的闺房,姑嫂寺是一寺庙,为何会有绣楼?
    姑嫂寺禅院修建日期晚老院百余年,面积却远远超过老院,建筑也比老院考究,以此推测,当时老院可能已遭严重破坏,兴建禅院似乎有另起炉灶、重续香火之意。
    传说与碑刻
    关于姑嫂寺的起源,当地的大量传说与光武帝刘秀有关。
    公元23年,王莽率42万大军将刘秀的8千人马困于南阳一带。刘秀突围后,到达郏县一带,招兵买马,联络友军,扩展势力。此时,刘秀的妻子和妹妹来到茨芭,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了解民间疾苦,并据此向刘秀提出政策建议,要求其关注民生。刘秀没有辜负民望,后来在昆阳大战中大败莽军,结束了王莽的统治,建立了东汉,号称光武帝。刘秀称帝后,牢记妻子和妹妹的话,体恤爱民,把全国战前的十税一改为三十税一,提倡节俭,整顿吏治,得到天下人的称赞。为了纪念刘秀妻子和妹妹在茨芭的生活,当地人就在此兴建了寺庙,称姑嫂寺。
    另一个传说是当年王莽撵刘秀时,刘秀逃到姑嫂寺村附近,又饥又渴。这时,田间小道上走过来两个村姑,肩挑饭罐和水罐。随行的人就上前祈求说:"两位姑娘,我家主人接连赶了两天路,没吃没喝,烦请让我家主人吃点东西喝点水吧?"一个指着正在田里干活的人说:"中啊,不过,俺是和俺小姑给俺丈夫送饭的,俺丈夫干半天活儿也很饿,您给他留点就中。"她丈夫过来问明情况,就说:"咱家又不远,咱们回家吃,把这些饭都给他们吧,他们都饿了。"于是刘秀和随从把饭全都吃完了。人们为了褒扬姑嫂俩的善行,就在此兴建了寺庙,称为姑嫂寺。
    刘秀在郏县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如:刘秀的马渴了,喝不着井里的水,便出现了付村的扳倒井;干河村也因流传刘秀的马渴了,把河水喝干而得名;还有刘秀进苇子地方便,把苇叶当卫生纸用,当地的苇叶上从此就留下了他的指头印。
    然而对于姑嫂寺的起源,有关人士却有不同看法。郏县文化馆原副馆长、姑嫂寺村人氏王玉殿从小生活在当地,据他介绍,姑嫂寺中的姑嫂不是刘秀的妻子和妹妹,而是汉高祖刘邦的妻子和妹妹。王玉殿的依据是,他1958年参加工作时就在姑嫂寺里发现有块唐贞观年间的石碑,这块石碑为当时修复姑嫂寺所立,上面详细记载寺庙始建,是因为刘邦的一个妹妹和吕后曾在茨芭生活,刘邦称帝后为其所建。这块石碑在文革期间遗失,后来再也没有找着。但王玉殿对上面的内容非常肯定,是刘邦而不是刘秀。再后来,关于姑嫂寺和刘秀有关的说法在民间开始兴起时,他还跟整理有关资料的人士交流过看法。不过从现在的结果看,传说似乎比碑刻流传更广。
    办过学校
    清代之后,姑嫂寺的命运也发生了变化。1911年,中华民国刚刚成立,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非常重视教育,根据孙中山的精神,当地政府将姑嫂寺改为学校,此后数十年,此寺成为培育人才的学府,特别是解放后,这里相继办过县立初级中学和乡办中学。
    1997年,姑嫂寺中学合并于茨芭乡中,学校复原为寺院。有关部门对寺院进行了修缮,金塑“姑嫂”二神于楼上,塑各种菩萨像于大雄宝殿之内,还有南殿的大肚笑脸佛爷和包公神像等。自此,姑嫂寺重续香火。
    以寺庙复原为契机,当地将每月的初三、十三、二十三定为香会日,每到会日,香客们络绎不绝从四面八方赶来,寺内鞭响炮鸣,香火缭绕。农闲期间,附近圪塔王村的铜器社、高村的秧歌队、薛村的曲艺说唱班轮流到此表演,为香会助兴,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姑嫂寺老院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姑嫂寺禅院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平顶山之行:郏县姑嫂寺(省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