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顶寺玉皇庙,本以为是两座庙宇,到了才知道是一处寺庙合一的庙宇。该庙宇位于孟州市槐树乡涧西村,始建于盛唐会昌年间(公元846年),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屡毁于战乱,又屡修缮重建。当下的玉皇庙,是由周围八个村的信民集资营造的。据说农历十月二十三,庙前有古老庙会。驰名省外,盛况空前。
进入庙宇,看文章,读碑刻,了解其历史,知道了九顶寺的来历。涧西西沟两侧,有土山数座,山顶平坦,建有庙宇。按当地人的叫法,每个土山为一顶,曰玉皇顶、佛祖顶、老君顶、观音顶、吕祖顶、二仙顶、火帝顶、广生顶、关帝顶,共九顶,谓之九顶寺。顶与顶之间,皆有小径相连,香火连绵。又据孟县地名志记载:唐朝年间,九顶寺其一的天爷顶的玉皇大帝搬迁至此,建玉皇庙,坐北向南,长方形,面积五亩许大。近年,附近信众又在玉皇殿北,建大雄宝殿。遂寺庙合一,有煌煌气象。如今,玉皇庙,九顶寺,安居于此,和谐静默。此地,北靠巍巍太行、南望滔滔黄河,龙台下凤凰双展翅的风水宝地。
非幽静,不成庙。非有古树,不成庙。庙内有两棵古树,皆近千年。西北角,是一皂荚树。早年失火,树干中空。但树皮峥嵘,仍然支撑起树冠如盖,莽莽苍苍,淡定从容,气度安闲。树根有一“大象”昂首,鼻子高耸,一眼炯炯。树干有一“狮子”突兀,头大如斗,不怒自威。树冠有一“孔雀”,蓦然回头,面向东南,翩然欲飞;东南角,是一老槐树。树干枯寂。但枯木逢春,根部隆起,巍巍然,新干将枯死的老干紧紧包裹,不离不弃,虬枝盘旋,更显生机无限。平视树干,其枯干间,一千手观音形象,栩栩然,几欲翩跹。仰视树冠,只见一佛像安然而坐,手掌立胸,口诵经卷,若隐若现。有此两棵古树镇庙,庙中气象,便似仙风道骨,吴带生风,活了起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