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美洛阳:偃师杨村渡口、仙府寺(偃师八大景之一)

(2018-05-28 06:23:13)
标签:

大美洛阳

杨村渡口

杨村晚渡

偃师八大景

仙府寺

分类: 偃师旅游景点
大美洛阳:偃师杨村渡口、仙府寺(偃师八大景之一)
杨村渡口

    杨村渡口位于顾县镇东北的伊、洛河汇流处下游一公里,北和偃师市城区隔河相望,历史上有着特殊的重要位置,为出轩辕、通颍许的必经之处,系偃师往南方域外的重要渡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滩渚开阔,河流澎湃,风景宜人。
    “杨村晚渡”即为此地,被称为偃师八大景之一。古时渡口十分繁荣,因此杨村晚渡也是偃师八景之一。“二水西来水合流,禹功疏导几千秋。远分熊耳从东注,稳载龟书上游。河势遥随山势转,波光长曳练光浮。直将终古兴亡恨,送到苍茫青海头”。(明弘治《偃师县志·诗·伊洛合流》)这是诗人面对伊洛合流的美景而发出的感慨。“杨村渡口夕阳斜,野色苍茫入望赊。杖锡僧归林下寺,待舡人立水边沙。渔歌互答将收网,牛驿锵呜末息车。记得向来经过处,淡烟疏树集昏雅”。(明弘治《偃师县志·诗·杨村晚渡》)这是诗人对杨村晚渡维妙维肖的描绘。
    今日的杨村,土地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被誉为顾县镇的“小香港”。

仙府寺

    仙府寺位于伊洛汇流处杨村渡口北岸,系偃登古道必经要冲,古时车水马龙,往返客商云织,漕运航道交汇,百舸帆影,上下船只如梭。此地北依邙山聚瑞气,南望嵩岳凝祥光。寺前伊洛河滔滔东流去,构成伊洛汇会流、杨村晚渡偃师胜景。
    相传隋末山东瓦岗农民起义军造反,世乱。某寒冬,一杨氏鹤发老翁避兵祸行至渡口北岸,已更深停渡,遂就草野地而卧,梦境中有白羊为伴,温暖如春,留此地结庐而居,并于庐前植白毛杨树一棵,数十年后已成巨树,其叶可医百病。四乡百姓取叶食后,疾病得治,谓之神树,取叶者付银报答,天长日久,老翁积银修庙奉祀大仙圣祖,该庙即仙府寺前身。老翁寿高百余岁,无疾而终。村人用杨花掩体,葬于寺侧。
    一千四百余年间,该寺几经兴衰,绵延千秋。该寺兴于唐,明清鼎盛。据传,清顺治年间杨村人张焯举人任偃师教谕(相当于今教育局局长),颇有才华,和王铎交情甚笃,结为金兰。顺治三年(即公元1647年),张举人请他为该村仙府寺题写匾额。王应邀而书,后制匾悬于仙府寺门首,一时名声大震,自此该寺香火极盛。及至清末,河水暴涨,庙宇坍塌,仅留巨树,高大挺拔,枝叶繁茂,竖立于近水沙滩。周边群众、行旅商贾拜求祈祷于树,祈福求财、祈子问医者络绎不绝。人们到此还愿献匾挂幔,大树枝头披红挂绿如同华盖。
   世纪五十年代初,河水大涨,树被冲倒河中而毁。寒暑易节,星移斗转,适逢盛世,民心思安,杨村、石家沟等村村民捐资重修仙府寺。2006年古朴典雅、巍峨壮观的大仙殿告竣;又数月,村民们修山门、筑围墙,植松柏花卉,规模初成。如今,寺中高飘令字旗,大仙圣祖端坐神台,慈颜和蔼,极富灵佑四方百姓平安吉祥之仪态。

大美洛阳:偃师杨村渡口、仙府寺(偃师八大景之一)

大美洛阳:偃师杨村渡口、仙府寺(偃师八大景之一)

仙府寺

大美洛阳:偃师杨村渡口、仙府寺(偃师八大景之一)

大美洛阳:偃师杨村渡口、仙府寺(偃师八大景之一)

大美洛阳:偃师杨村渡口、仙府寺(偃师八大景之一)

大美洛阳:偃师杨村渡口、仙府寺(偃师八大景之一)

大美洛阳:偃师杨村渡口、仙府寺(偃师八大景之一)

大美洛阳:偃师杨村渡口、仙府寺(偃师八大景之一)

大美洛阳:偃师杨村渡口、仙府寺(偃师八大景之一)

大美洛阳:偃师杨村渡口、仙府寺(偃师八大景之一)

大美洛阳:偃师杨村渡口、仙府寺(偃师八大景之一)

大美洛阳:偃师杨村渡口、仙府寺(偃师八大景之一)

大美洛阳:偃师杨村渡口、仙府寺(偃师八大景之一)

大美洛阳:偃师杨村渡口、仙府寺(偃师八大景之一)

大美洛阳:偃师杨村渡口、仙府寺(偃师八大景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