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走遍大美洛阳
走遍大美洛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406
  • 关注人气:2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2018-04-08 11:07:55)
标签:

江苏之行

汉皇祖陵

金刘寨

丰县旅游景点

汉皇故里

分类: 国内旅游景点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汉皇祖陵位于今江苏省丰县赵庄镇金刘寨村,是以汉高祖的曾祖父、刘姓大始祖刘清墓为中心扩展而成丰的一座陵园陈列馆。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皇祖陵俗称"皇林",历来是当地汉里堂刘氏祭祀祖先的场所,原来有墓有祠,但经过千百年来的改朝换代和沧桑变化,许多古迹建筑被破坏,现有刘邦曾祖父、太上皇父亲刘清的土坟和部分遗迹。
    1992年当地政府与刘姓族人对汉皇祖陵进行了保护性修复。正门为4根大石柱组成的汉式红漆大门,门楣上镶嵌着"汉皇祖陵"4个大字。大门两帝各有一大石狮守护。大门东侧有文物保护碑和标志。进大门后为庭院,庭院正面是汉高祖刘邦的一尊高达4米多的汉白玉雕像。庭院右东厢为陈列室,其中有关于刘邦的生平介绍。左侧西厢则为"汉代名人与文化"陈列室。位于刘邦雕像身后的庭院中部正殿,是高大庄严的"汉代帝王殿",其中有刘邦及汉代24帝的雕像。后院则是刘清的墓冢。墓冢为圆形土冢,冢周有高1米左右的砖砌护土墙。冢墙下面有石碑相嵌,上书"刘清之墓"4个大字。冢前有清康熙时期的"西汉高祖"和乾隆时期的"汉之故里"两块古碑。古碑已残,字迹多有剥落,但仍依稀可辨。另有今人捐刻的唐尧帝纪念碑、刘累公纪念碑、刘清之墓碑、刘仁浩纪念碑、太上皇纪念碑。汉皇祖陵园的北边,有刘氏家祠,名为汉里祠,现仅存遗址。
    刘清是战国末期魏国大夫,秦灭魏后,从开封东迁至丰县西北十二里而居,卒葬于此。为了逃避秦兵的追杀,刘清将古体字的刘字取金作姓,大难过后又恢复刘姓,因此称“金刘庄”。清咸丰年间,清政府为了镇压捻军和太平军,号召各地挖沟筑寨,金刘庄的村民也于村外挖河,并设东西两座寨门,从此金刘庄又名金刘寨。
    关于刘清墓,民间流传着“凤凰点穴”和“蚂蚁筑坟”的传说。相传刘清在世时,门前长着一棵茂密的梧桐树。一日狂风大作,尘土飞扬,一只凤凰逆风而行,落在了刘清门前的梧桐树上。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人们都说,刘清要交好运了。不久,刘清病逝,家道败落很久,连棺材钱都没有,只好刨掉梧桐树作棺材。出殡时突然雷鸣电闪,下起瓢泼大雨,大雨下的人睁不开眼睛,人们只好将棺材推进梧桐树的树坑里,潦草地埋上几锨土各自回家了。第二天天朗气清,人们才来筑坟,却发现早已被蚂蚁堆积成一座高大的坟丘。吉祥的凤凰为刘清挖了坟穴,勤劳的蚂蚁为刘清堆筑坟墓,这暗示天降祥瑞于刘家。
    刘邦称帝后,下圣旨修建皇祖陵,此后汉武帝刘彻、更始帝刘玄、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汉明帝等又多次整修,使汉皇祖陵成为一处部局完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皇家陵园。汉明帝刘庄为保护祖陵免遭水患,在丰县古城修建了永宁寺为家乡祈福,并在汉皇祖陵后修建了太行堤,今太行堤河仍遗有一段大堤。
    现存刘清墓墓冢直径五米,高三米,四周砌墓垣。以刘清墓为中心,正北是刘氏家祠,因为是刘邦故里,所以又称“汉里祠”。刘邦的孙子梁孝王刘武的五世孙刘欣被派到丰县守护祖陵,并被封为“灵乡侯”。这位灵乡侯才学不高,两年后被贬为庶民,世代守陵祭祖。刘清墓的东北角建有西王庙,即刘邦的庙,1990年在此发现清康熙二十七(1688)年所立石碑一方。刘清墓的西北角建有东王庙,即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庙,遗有碑帽及狮子一对。东王庙左侧为三义庙,即三国时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纪念庙;右侧为玄帝庙,刘玄称帝后来丰县祭拜祖先,并建了行宫,现遗有更始帝刘玄“玄帝行宫”石门槛。刘邦、刘秀、刘备、刘玄之辈都是刘清的后裔。玄帝庙后遗有乾隆二十二(1757)年“汉之故里何为有菩萨祠之见也”的石碑,可见菩萨祠、火神庙等也来凑热闹,以借刘氏旺盛的香火。刘清墓前原有千米长的神道,两旁列石人、石马、石丞相,好一处宏伟壮观的皇祖陵园。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刘邦雕像高42.6米(底座10米,像身32.6米),底座可承重600吨之上,整体工程光铸铜就达230多吨,加上钢构,重达250多吨。单是披风就超过24米,为国内最长,悬挑梁为目前国内最大,重达300吨。整个雕像恢宏壮观,气势磅礴,彰显《大风歌》风度。
    雕像底座由中国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担纲设计,钢构基座由东南大学负责设计。刘邦雕像由国家画院雕塑院(执行)院长、西北美院雕塑系主任陈云岗教授根据《大风歌》创意精心设计,由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承建。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南面,大汉坛。汉坛,即大汉、雄汉之坛,刘邦一生功绩在于铸就了一个“汉”字,他天命为汉,屈逼汉中为汉王,汉中恰有汉江、汉水、汉河,汉河乃天空中所称之天河、银河,恰又和汉皇祖陵后面的白银河名称、流向完全相同,所以刘邦为天汉之命。何以称坛?坛本为封建社会祭天地之处,故北京有天坛、地坛。丰县中阳里虽是小地方,但成就了刘邦一统天下的汉王朝帝业,何谓小乎?帝王之家乡祭天拜地何不可以称坛?故名“大汉坛”。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西面,赤霄成业。刘邦胸怀大志,欲救民于水火之中,及壮入沛,行至华山得仙匠铸三尺宝剑一把,刘邦亲命令名“赤霄剑”。靠此剑,刘邦斩白蛇、举赤旗、反暴秦,五年一统天下,奠定了426年的大汉基业,功垂后世,永留青史。他认为此剑为神剑之所佑也,时刻佩带于身,故西面为“赤霄成业”。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东面:枌榆祈天。丰县东有微山湖,微山湖有水,故有龙出五门入湖水之天象。东边不远处有枌榆树和枌榆社(即土地庙),为刘邦父子常游乐之处,枌榆为白色榆树,唯丰城独有,后传为刘邦家乡的代名词,为诗人常引用之。亦为丰县刊入《辞海》的唯一故乡代名词。
    据传,刘邦极为崇拜枌榆社神,常常祈祷于此,认为此神最灵,有求必应,故枌榆社也成了后人常祭之处,多为刘邦出征前必祭之处。《史记》、《丰县志》等均有记载,故应命为:“枌榆祈天”。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北面,魂魄乐此。刘邦回故乡时所说:“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魂魄犹当乐此!”金刘寨是他的祖籍和根生之地,人不能回故里,死后魂魄也要叶落归根,故名“魂魄乐此”,亦为今人寻根问祖、传承祖德之处。

江苏之行:丰县汉皇祖陵(县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