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陆浑水库大坝东行,顺着通往饭坡乡的公路蹬坡1公里,就到了所谓的曲里温泉汤池沟村。汤池沟村以前建有温泉疗养院和凤凰山矿泉水厂,现在均已经荒废。而所谓的曲里温泉也变成了当地老乡们的洗澡堂。
目前,在废弃的水厂门口还存汤王殿旧房3间,建于3.5米高平台之上,中间11个台阶,庙房为砖木结构,九脊歇山顶,筒瓦覆盖,双层檐,木板门,棂子窗。殿内方椽板笆,二梁起架,雕龙画壁。靠后墙1米高平台,上塑3尊神像,中坐商汤塑像,红披风,黄龙袍,头戴平顶长檐皇帽,左边伊尹,右边药王,均2米多高。庙前有10米高塔松两棵,将庙房掩藏着,地上有残碑半截,字迹全无。
相传,该地为商汤王一聘伊尹之地。据史料记载:伊尹生于嵩县桑涧沟(今沙沟),自幼聪明,少年好学,过目不忘,待人接物彬彬有礼,有莘王爱之而器重。成年后钻研尧舜之书诗,深明三皇五帝英明君王治国之道,天文地理无所不精,其声誉名扬天下。当时,夏朝的君王叫夏桀,残暴贪婪,依靠手中权力,对奴隶进行残酷压迫和剥削,对所属小国年年增加供奉,如有延期交纳者,即调兵征伐,弄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而夏桀和贵族却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奢侈生活。居住在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成汤,不堪忍受夏桀的统治,周游各地求贤纳士,准备反抗夏桀。一天夜里,成汤梦一神人告知:有莘国有一贤士伊尹,深懂治国韬略,可辅佐他除暴救民,成就大业。次日,汤王把夜间所梦讲于大臣,探听到伊尹在伊河流域的空桑涧,就领着随从顺伊河而上寻找,行至陆浑时,由于路途遥远,跋山涉水,身染重病不能行走,就住在一座旧庙里,派使者带上玉帛前往伊尹住地去聘请。伊尹说:“我不爱玉帛,在田里种谷,且研究尧舜治国之道,足以乐矣。”汤王闻知后,意欲亲往却染病在身,夜里正哀叹间,忽梦一神人告曰:陆浑东面凤凰山下有一温泉,可以疗疾治病。汤王惊醒时,看见一道白光向东南闪电而去,甚是惊异,就让随从扶他来到凤凰山下寻找,遥见一处沟中热汽蒸腾,走近果见一池温泉,浴之温热,喝之甘甜,浴后顿感神清气爽,病情大愈。汤王欣喜万分,急忙进庙焚香谢恩。又往前走至牛寨住下,再次派使者带上玉帛、马匹前往聘请。伊尹说:“千匹良马我也不爱,爱的是尧舜治国之道。”成汤又顺河而上来到高村,听说伊尹就在后坡耕地,汤王便亲自来到后坡,终于在一处土丘上见到了伊尹。汤王劝伊尹说:“我的祖先契辅助舜王治理国家,你的先祖尧是治理国家明君,请你帮助我推行先祖尧舜治国之道,你为何不去呢?”伊尹心想:“我到商国推行尧舜之道,把成汤培养成尧舜之道的明君,把商民教育成尧舜之道的良民,该多好啊!”于是,伊尹就接受了汤王的聘请。但有莘王却不同意伊尹离开自己,成汤便又聘有莘王的女儿为妃,让伊尹以陪嫁师仆身份到了商国。伊尹到商国后,被聘为丞相,采取分化瓦解,剪除夏桀羽翼,削弱和孤立夏桀势力的策略,先后经历十一次大战胜仗,最后一举灭夏,建立商朝。商朝建立后,伊尹又辅佐汤王制定法律、教育、生产计划,推动了奴隶社会的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汤王在此洗浴健身后,消息很快传遍民间,被成为“圣水”,当地人们纷纷捐献银两,在此建起一座温泉浴池,名为“汤池”,称此沟为“汤池沟”。后人为了赞颂汤王求贤治国,又在此地盖了一座“汤王庙”,算是第一聘台。又在牛寨盖起一座“汤王庙”,称二聘台。在高村后坡土丘上又盖起一座“顺王庙”,纪念伊尹在此顺从汤王,称“三聘台”。三座聘台各距15里,都在伊河南岸,环绕伊尹生地周围。
据说,在汤池沟处通往饭坡乡的公路北边的凤凰山麓,还有一处占地18.7亩的新建汤王庙,四乡游客和企业家、群众信仰者,捐资出工所建。此次探访没有看到这处新汤王庙,待下次抽时间再去寻访拜谒汤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