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山香山寺位于城关镇中街村南的锦屏山上,依山而建,局面逼仄。香火冷清,形容落寞。院内殿阁全无,唯有僧舍数间,窑洞数孔。以其今日之景况已很难想象它先前发达时的模样了,大概在其香火鼎盛时也料想不到会有今日之败落吧。佛经上讲一花一草一世界,香山寺固然是一个小而又小的地方,然其见证兴衰之理足矣。
院内土窑,壁间嵌有碑刻数块。其文多事关教谕,其书则各体兼备,而尤以草书为精。窑外崖壁上亦嵌碑数块,年深日久,文或有漫漶不清者。可识复可记的,有锦屏十景碑、明兵部尚书王邦瑞手书碑等,余皆泛泛。据云先时曾遗有武则天手书锦屏奇观大字碑,今已杳然不知所归矣。
香山寺创建年代不详,明清时期屡有修缮。早期人们奉以太姒诸神,现为佛教造像。其中一栋房屋内部窑洞与外部清代木构建筑形式相结合,独具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时期我国著名理学人物程灏、程颐的弟子张思叔曾在此读书讲学。香山寺还曾是中共宜阳县委旧址,1932年夏,中共宜阳县第一次党员代表会议在香山寺召开,会上成立了中共宜阳县委。
寺住持释妙达禅师,桐柏人士。少时即皈依佛门,今已年近知天命矣。其仪表福态而不臃肿,其为人随和而不狎昵,俨然世俗中人。前年夏日,予往而与之谈,知其从灵山寺来,善做絮面汤与罗汉鞋,偶或为人卜(免费的、非主动的),余则皆不知矣。今雪后晴日,予再游香山寺。山门紧闭,扣门而不应,禅师不知何往,遂怅然而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