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溪寺参禅。该寺位于洛阳市汝阳县城东6公里的武湾村寺沟自然村(紫逻山麓练溪岭之山腰间)。中轴线现有建筑为四进院格局,前低后高,自前往后分别有天王殿、伽蓝蓝殿、观音殿、大佛殿。殿后还有观音洞、老母洞,均为窑洞式,内置观音和十二老母塑像。
一进为天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硬山式灰瓦顶。正脊为浮雕花脊,两端为龙头吻。垂脊为素脊,正垂脊上均置有脊兽。中间为通道,两侧为四大天王雕塑。山门东侧为钟楼,二层阁楼式,十字脊,灰瓦顶,西侧为鼓楼,今已毁。
二进为伽蓝殿,又名关帝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歇山式,上覆灰瓦,单檐无斗拱,前檐横木及檐下五根立柱上雕有纹饰、花鸟。柱础为青石质,鼓形,上雕刻牡丹、菊花、莲花、喜鹊、鹤等花鸟,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室内有清代壁画,并塑关帝像一尊。
三进为观音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砖木结构,硬山顶,上履灰瓦(为近代建筑),内置观音雕像。
四进为大佛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砖木结构,歇山顶上覆灰瓦,滚龙脊,单檐、檐下置彩绘斗拱,前壁辟一门两窗,门为方格雕花门,窗为棂窗。殿内置雕塑佛像一座。
据史料记载,练溪寺原名圣寿禅寺,创建于武则天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宋仁宗庆历八年(公元1048),周敦颐与程珦携二程归洛阳故里省亲时,借宿圣寿禅寺,与寺院长老谈古论今,交流学问,并为这里的山水、古寺所陶醉,特以“濂溪”为号,并吟《濂溪游乐诗》一首。周、程走后,该寺长老便以“练溪”作为寺名。从该寺现存碑刻来看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民国八年均有重修,是汝阳县建立较早的佛寺之一。该寺属于曹洞宗派的佛寺。
练溪寺依山傍水,景色宜人,泉水绕其左右,茅亭立于前,茂林修竹,苍穹天际,历代文人墨客前往观赏,并留下不少诗赋。寺内现存明清及民国碑刻7幢,对于研究练溪寺的由来及佛教在中原的发展有一定价值。
补充:2017年,练溪寺被公布为洛阳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