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2017-07-31 12:10:44)
标签:

楚王白公胜之陵

楚王陵

大美洛阳

洛阳陵墓

洛阳旅游

分类: 洛阳市(郊)区景点
    拜谒楚王白公胜之陵。

    该陵位于洛阳市洛龙区龙门镇魏湾村云城宫的左后方(龙门西山南麓的半山腰上),此地古称“楚王陵”,因年代久远,世事沧桑巨变,现仅存“楚王白公胜之陵”巨碑一通。该碑通高6米,宽1.65米,厚0.55米,碑文为白居易撰文、元稹手书。此碑曾在解放前被推倒,逐渐被埋藏于地下,直到2001年出土,出土时已断裂数段,现用五根钢筋加固,碑文清析,碑首八龙饰雕刻精美,显现帝王之尊。陵前还另有其它四个碑,均是白氏后人所立,记载了白居易立碑始末和白氏海外后人来洛参拜和捐资明细。

    白公胜封地白邑(今河南息县),公元前479年登楚国王位,之后与叶子高激战殁于荆山,战败后自缢而死,部将石乞将其安葬。唐代大和五年,白居易任河南府(洛阳)最高行政长官——河南尹,从他的好友元稹(时任武昌军节度史)书信中得知白公胜墓所在的位置,亲派从弟敏中、子景受赴湖北荆山迁白公胜墓,改葬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麓,今墓碑尚存。白居易为何将白公胜由荆山迁葬洛阳,原因有二:一是白公政变失败后,四子投奔秦国为将,楚国没有白氏后裔,祭祀不便;二是白公胜妻姬氏携白公长孙白澍避居安徽宣城,12年后,白公长子白乙派人接姬氏至秦,行至雒阳(今洛阳),得知秦国发生战事,遂居洛阳,姬氏死后葬于洛阳邙山,这也是白居易将白公墓迁至洛阳的主要原因。唐代白公胜与姬氏合葬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麓。 

    白公胜( ?─前479年) 春秋末期楚国大夫,楚平王的嫡孙,楚太子公子建之子。因为楚王族内部事变,熊胜(白胜)曾随父子建携全家出逃至郑。不久,其父为郑人所杀,胜由郑入吴,侨居30余年。直到楚惠王二年时返回楚国。封于白地(位于今安徽巢县境内),故号曰白公。熊胜欲伐郑报仇而未能,遂痛恨楚之君臣。公元前479年(楚惠王十年),在填邑击败来犯的吴军,缴获大批军械辎重。同年7月,以献战利品为名,带兵进入郢都,杀子西(斗宜申)、子期(子綦),劫走侄子楚惠王,史称“白公胜之乱”。随后,被叶公(子高,楚大臣左司马沈尹戎之子)率军打败,自缢而死。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大美洛阳:楚王白公胜之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