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龙台、圣母庙位于洛阳市宜阳县白杨镇东南约1公里,系白杨镇的名胜古迹,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聚龙台,也叫大龙台,坐北面南,背靠青龙山,面向顺阳河,这里地势平坦开阔,四周略高、中间地凹,大龙台就建在正中的低洼之地的一直壁高台上,其台基高4.8米,长宽各13米,全是用堆土夯筑而成,四周用青石包面。台基南面正中有青石铺砌的台阶22级,由下直达顶部,台基之上建有大殿,两进砖木结构,为单檐硬山式建筑,大殿内四周墙壁上原来绘满了彩色壁画,均为姿态各异的龙形象,可惜现在大多模糊不清,供奉的九龙像也是近年新造的。
聚龙台大殿前卷棚的狮形石柱础,做奔跑状,怒目圆睁、昂首张口,含球站立于石踏板上,鞍具俱全,其上雕饰着梅花、荷花、牡丹等花卉和“大海涌日”、“龙腾波涛”等图案;其须弥式柱础为六面体,上面刻有莲花形,柱体雕满细线花卉图案,造型美观、形象生动。据说,聚龙台现存建筑建于清代,全部建筑龙腾云绕,雄踞高台,气势非凡,在其上放眼远眺可将八方景物尽收眼底。
传说白杨镇曾有一条大河,聚龙台所在地是一处低洼之所,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深潭。一日,九龙圣母的大龙儿看到深潭后便喜欢上了这里,意欲长居于此,但那需要庙宇长期供奉,怎么办呢?他便将这个想法托梦给附近的一位村民,让其在深潭处建造一所庙宇。村民疑虑:深潭之上无法打地基,如何建庙?第二天,大龙儿便用洪流冲刷深潭,昔日的深潭很快成为一马平川,村民便在这里建造了一处庙宇,供奉大龙儿和他的八位兄弟,并方便村民祈雨,此后,这里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白杨镇西北约5公里的半坡山上还有一个溶洞,当地居民称其为九龙洞,它是聚龙台另外一个传说的出处。据说很久以前,九龙洞里住着九龙圣母,圣母生了九个儿子,是为九龙分治天下九州,大龙居中州。附近百姓每逢久旱不雨,就要拜神求雨,于是就在白杨镇东南为大龙修建了一座庙,让其成为九龙相聚之地,同时也成为村民祈神求雨的场所,该庙因而得名大龙台、九龙台、聚龙台。后来,每年的农历二月二日,附近村民都会在这里聚会,祈求神龙保佑风调雨顺、乡民安居乐业,这个传统一直保留至今,发展成为当地的二月二庙会。
另外,在聚龙台的西侧的,仅仅一路之隔,就是圣母庙,也即九龙圣母庙。里面设有圣母殿、老君大殿、安阳宫等,还有毛主席纪念堂,分别供奉着九龙圣母等诸神以及毛主席的鎏金坐像。在距离聚龙台大约1公里的南坡上,矗立着魁星阁,六面塔状,阁里供奉着神像。塔高三丈余,与大龙台遥相呼应。登上魁星阁,可以一览白杨镇南境。阁顶东西南北的四个斗檐上挂着风铃,风过处,清脆的铃声叮叮铛、叮叮铛,声音传的很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