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美洛阳:伊滨吕蒙正故里(市保)

(2016-09-21 18:07:33)
标签:

大美洛阳

洛阳觅古

吕蒙正故里

相公庄

洛阳旅游

分类: 洛阳市(郊)区景点
        吕蒙正故里即现在的洛阳市伊滨区佃庄镇相公庄村。
        吕蒙正(944或946—1011年),字圣功,洛阳东南的坞流村人(今相公庄村)。其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曾三次出任宰相,封莱国公,授太子太师,在民间一直口碑颇佳。吕蒙正的祖、父均在京都洛阳、汴梁为官。吕蒙幼年时,因父母不和,其父将吕蒙正母子赶出家门。母子俩流落到老家的伊河北岸的坞流村,在一座废弃的寒窑里住了下来。母子二人在这座窑中,苦熬了十几个春秋。吕蒙正发奋苦读,一举成名。这个寒窑所在的村,由于他三次拜相,后人称为相公庄。
        吕蒙正在母亲启蒙下,发愤读书,还到私塾门口“偷听”先生讲课,先生被他勤学的精神感动,让他免费听讲。吕蒙正勤学不辍,家里点不起灯,就借读于木兰寺佛灯下,木兰寺遗址石碑上刻有“吕蒙正读书处”字样。吕蒙正当太子老师时,还写经典之作《破窑赋》。
        如今,相公庄村东头有两座被后人连在一起的高大石碑孤伶伶的矗立在路边,一块上书“吕蒙正故里”,为1995年吕正操将军题写;另一块写着“北宋吕氏五相纪念碑”。碑后平台上有一间低矮狭小的小屋,屋内供奉着吕蒙正的塑像。屋前散立着几块石碑,有今人立的“根在河洛、源于坞流”、“吕氏故园”等。小屋的后方为寒窑遗址,寒窑边上立有“圣迹灵源”碑一块。寒窑的窑洞已经完全塌陷为一个大坑,只有土堆中露出一块块硕大的青砖头还能看出来这里的古老。坑内遍布树叶和垃圾,靠青砖位置竖立着一座后人为纪念吕蒙正所立石碑,上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仅依稀能看见“大明崇祯年……”字样。
        看着这荒芜凄惨的现状,不仅心生寒凉。此寒窑,可真的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寒”窑。如果再不修缮和保护,恐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仅存的、珍贵的遗迹也将会永远消失。建议蒙正故里相公庄村要有个整体科学规划,学学人家太平庄村保护苏秦墓的那种热情和做法,由村两委牵头制定和实施保护规划,大力号召村民及吕氏宗亲集资捐款,同时积极向政府申请修葺资金。可以每年少投点,譬如圈墙、绿化、硬化、修路、大门、殿堂......这样,按照规划年年有动作,若干年后终会像点样子的。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说不定哪天真的能感动“上帝”......有道理没?


附:吕蒙正经典之作:《寒窑赋》
转自:赤寓云起时的新浪博客向作者致谢
        题记:在中国文学历史长河中,赋体文学占有独特的地位。据说,赋是以“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为手段,以“颂美”和“讽喻”为目的的一种有韵文体。中学时背颂过的名篇,大都忘记了。
        多年前,从朋友处抄写过北宋传奇宰相吕蒙正的《寒窑赋》,奇怪的是,这篇“警世之文”,共有三版本,篇名不同,篇中稍有差异,但是在《宋史》《古文观止》《蒙正词》中都无收录记载。 
        《寒窑赋》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
               雄鸡扇翼,飞不过鸦。
               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
               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腾达。
               文章盖世,孔子厄困于陈邦;
               武略超群,太公垂钓于渭水。
               颜渊命短,实非凶恶之徒;
               盗跖年长,不是善良之辈。
               尧舜明圣,却生不肖之儿;
               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
               张良原是布衣,萧何曾为县吏;
               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之餐;
               及至遇行,腰悬三齐玉印。
               楚霸英雄,败于乌江自刎;
               汉王柔弱,竟有万里江山。
               宴子身短五尺,使楚拜齐名相;
               诸葛力无缚鸡,出作蜀汉军师。
               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
               冯夷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
 
               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
               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
               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女;
               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
               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
               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
               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
               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
               地不得时,草木不生;
               水不得时,波浪不静;
               人不得时,限运不通。
               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
               衣服虽破,常有礼仪之容;
               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
               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
               心若不欺,必有扬眉之日。
               初贫君子,天然骨格生成;
               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福禄岂能强求,富贵谁人不欲。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窑。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今居朝堂极品,位列三公。鞠躬于一人之下,列职于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俸侍;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呜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据说,《寒窑赋》是吕蒙正为教化劝诫太子(后来的宋真宗)而创作的。作者以自己从贫苦到富贵的经历,并列举了历史上诸多名人的起伏命运,来说明一种自然循环的人生思想。
        有人说,吕蒙正出身贫寒,深刻体会穷人的苦难,所以读书勤奋、工作勤奋、爱民勤奋。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和寇准一起在破窑读书,体会了人间冷暖,后来,做了宰相,更体会到人心的宠辱。所以他写了《破窑赋》。
        也有人说,此文实则今人伪作。该文古籍、正史全无出处,其文体称为赋,而作者之才力实堪忧。赋有骚体、大赋、抒情小赋,为赋则注重体、意,古人作赋,偶句需对仗工整甚至用韵,察此文之偶句,实是贻笑大方,至有“冯唐有安邦之志,到老半官无封。李广有射虎之威,终身不第”之句,冯唐曾任楚相,何来“无半官之封”?李广身为武将,何来不第之说?且科举起自隋唐,汉飞将军何处及第?冒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典也要知其意啊!其余谬误可笑之处,不一一列举,望有识之士,加以甄别,切勿误人子弟。
        还有人说,《寒窑赋》是吕蒙正的,也是被大众“添油加醋”的东方经典。
 
        但是,仔细品读《寒窑赋》,以史为鉴,从古到今,针对一些常见的社会现象,确实感到明理之深。尤其欣赏吕蒙正在人生极度辉煌之时的冷静思考;在众人之下,要拿自己当人看,不妄自轻贱;在众人之上,任他人如何仰慕,不要得意忘形。这睿智的人生态度值得品味。有些句子,如果换成现代用语,令人深思……为官与为囚,仅仅一步之遥,一墙之隔! 
        忽想起前些年有民谣说:“老虎做报告,狐狸拍手笑,耗子老鼠喊口号,苍蝇蚊子戴手铐”。如今苍蝇老虎一起打,心若不欺,必有扬眉之日。

大美洛阳:伊滨吕蒙正故里(市保)

大美洛阳:伊滨吕蒙正故里(市保)

大美洛阳:伊滨吕蒙正故里(市保)

大美洛阳:伊滨吕蒙正故里(市保)

大美洛阳:伊滨吕蒙正故里(市保)

大美洛阳:伊滨吕蒙正故里(市保)

大美洛阳:伊滨吕蒙正故里(市保)

大美洛阳:伊滨吕蒙正故里(市保)

大美洛阳:伊滨吕蒙正故里(市保)

大美洛阳:伊滨吕蒙正故里(市保)

大美洛阳:伊滨吕蒙正故里(市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