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洛阳:偃师黄大王故里黄大王祠

标签:
大美洛阳洛阳觅古黄大王祠黄大王纪念馆黄大王故里 |
分类: 偃师旅游景点 |
“功并神禹” 黄大王
师进通
原载:2007.8.30洛阳日报
黄守才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是治水济民。古时,伊河、洛河和黄河中下游,经常泛滥成灾,这些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治水的功绩在《通志》、《河南府志》、《大清会典》、《黄运两河纪略》以及洛阳、偃师的志书上,均有记载。明末清初,有治理河水知识和技能的人不多,黄守才就是当时有名的治水专家。有一次洛水、谷水暴涨,淹了洛阳一带的田地和村舍,并殃及福王府,福王把他请了去;又有一次,黄河荆龙口决口,淹及开封、陈留等县市,清帝派人把他请了去。他一去,水患很快就能治理好。因此,人们称赞他“功并神禹”,称他为“活河神”。也鉴于此,在他谢世74年之后,清康熙皇帝封他为“灵佑襄济王”,并祀“金龙四大王”。之后,清帝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等,都给黄守才加了封号,封号多达12个!
民间对黄大王信仰文化的尊崇与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日俱增。各地的黄大王庙院,在黄守才生死同日的这天,都有无数的官员、百姓到庙里隆重纪念、祭祀;特别是到黄大王故里——王庄的黄大王纪念馆来的人群,不仅有偃师和偃师周边的,还有开封、沁阳、温县、三门峡等地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在人们狂热地敬奉黄大王的同时,黄大王的许多历史事实也都演绎成了传说、故事;许多传说、故事又被演绎成了神话。
人民群众把黄守才当成神来敬,这正是信仰文化的特点。人们敬仰包公,因为包公能铁面无私、为民除害;人们敬仰关公,因为关公能讲忠义、为他人献身。这些人被神话的原因,就是他们身上有许多高贵品质。黄守才的高贵品质在于:他不仅有治理水患、救济百姓的高超本领,还有勤学苦读、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他不仅有著书讲学、培养后人的奉献精神,还有弃官舍财、不逐名利的平民思想;他不仅有善心待人、救穷救困的怜悯思想,还有笃信科学、反对迷信的唯物主义思想等等。这些高贵品质就形成了黄守才的人生价值。而这些人生价值恰恰是古今社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也就是黄大王民间信仰文化的价值。
黄大王民间信仰文化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它、保护它、修复它,使其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发扬光大,这正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前一篇:大美洛阳:偃师玄奘故里(省保)
后一篇:大美洛阳:偃师黄大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