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三五”课堂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报告

(2020-05-06 18:18:03)

“一三五”课堂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报告

         

宝塔区宝塔小学课题组   张巧芬

 

135”课堂教学模式,即“一个中心三个学段五大环节。” 一个中心”指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根本,以教师的启发、引领、点拨为激活方式,以激励评价为手段,以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为中心。 三个学段”是指低、中、高三个学段。一、二年学段学生年龄较小,我们仍以教师的“教”为主导,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能说一句完整的话,能用一段完整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三、四学段有意识地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培训学生的合作技巧、发言技巧、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小组长的组织技巧等。课堂表现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有组织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展示交流。五、六学段教师逐步放开,课堂表现为学生自主有序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展示交流,教师只是适时点拨评价即可。 五大环节”即“导、学、研、检、结。”具体表现为(一)创设情境,呈现目标;(二)自主合作,学会新知;(三)交流展示,适度拓展;(四)强化训练,反馈矫正;(五)总结评价,体验收获。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生动的故事,其中蕴涵着丰厚的人文资源。语文教学的任务显然不仅仅在于单纯地教会学生识字,认词,读文,分段或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更重要的是应该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故事背后所传承的人文精神。然而,由于小学生还缺乏抽象思维能力教学中若仅仅是通过课文分析或是以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式来将课本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告诉给学生的话, 学生得到的只是空洞的说教, 苍白无力, 即使在思想上能接受, 在行动中也是无所适从的。因此, 为了真正让语文教学传承人文之道, 针对小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认知特点, 结合现实,开展情景式教学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案例一:球迷爸爸非常爱看足球赛,却把球赛换成奶奶爱看的京剧,这是爸爸的孝道;奶奶放弃自己喜欢看的京剧,换成了足球频道,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这是老人的慈爱;看见妈妈的疲劳,我们都提议关掉球赛,让妈妈听音乐看舞蹈,这既有奶奶的慈祥,又有爸爸的关切,当然,也有“我”从父母那儿学来的关爱。 

这首短小的诗歌,生动地描绘了一家四口看电视的感人场面,巧妙地将家庭的温情与尊老爱幼的好风尚融为一体。语言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精彩处既让人忍俊不禁,又让人感慨万千。作者以“奇妙”为线索贯穿全诗,开头、结尾两次提到我家看电视有些奇妙,首尾呼应;整首诗也都在写我家看电视的奇妙──放弃自己爱看的电视节目,换成别人爱看的频道。最后,作者巧妙地抛给读者一个问题,引起读者思考──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样什么东西?

在课文开始之前,以谜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小小一间房,只有一扇窗,唱歌又演戏,天天换花样。打一家电),当学生猜出谜底为电视时,我接着问学生都喜爱看哪些电视节目,爸爸妈妈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这很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于是气氛也被调动了起来。接着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图画上的人物,学生就感到特别亲切,因为画面上的内容都是他们所经历过的。之后,让他们自己读一读课文,觉得这比齐读更有效率,因为每个学生的理解、接受水平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齐读后某些能力好的学生能够找到答案,而接受能力较弱些的学生就不明白了,所以干脆让他们自己读,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和阅读习惯去寻找答案。在自己熟读的过程当中,慢慢地学会了课后的生字新词,读熟后让学生采用比赛的方式,如小组比、大组比和男女生比赛等,并让学生评选出自己喜欢的朗读者,这样不论对于读的学生还是对于评的学生都是一种锻炼,评价和被评价者都能得到一种满足

案例二:通过对情境的体验,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深度。情境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多环节、多手段来创设一种情境交融的氛围一种有形与无形组成的" 教学情意场" 使学生" 触景生情" 领会文章所表达的人文精神, 认同文章所传递的思想感情, 从而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1989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 30多万人在不到几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在混乱中, 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7岁的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漂亮的三层教学楼, 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但是万分悲痛的他想到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 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正是凭借这一坚定信念, 这位父亲孤身一人, 不顾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 经过38个小时的挖掘, 终于救出了自己的孩子和其他14位同学。   师:同学们,  老师都要提一些问题帮助你们学习,  想知道这是个什么问题吗?老师暂时不告诉你们, 让你们来猜一猜。当然, 猜不是乱猜, 要有根据, 要有所准备, 怎么准备呢请听清楚第一, 认真读课文, 边读边想, 老师会抓住哪些词句来提问,会在哪里提问, 如果在这里提问, 我该怎么回答。第二, 根据自己习惯的方式, 读课文。你可以放声朗读, 你可以默读, 你也可以边划边读。第三, 读完后你还可以跟同桌互相交流, 听明白了就开始吧!(学生快速地读课文并在小组中进行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老师想听听你们的猜测, 谁先来?(请2位学生交流他们所猜出的问题, 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测, 教师予以鼓励。)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非常有意义的问题,说明大家刚才对文章的阅读很细致、很认真, 而且还很善于思考。老师也提出一个自认为价值较大的问题, 我是根据课文的最后一个小节提出的。  师生齐读:"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师:大家认为这位父亲了不起吗?(了不起)让我们先来认识这位父亲。大家都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 那些周围的人们, 那些被救孩子的父母就更加觉得这位父亲了不起了。我们相信他们之间一定会谈论些什么或者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 下面就请你们续写这篇课文。假如你是其他那14个孩子的家长中的一员, 此时你会对这位父亲说些什么呢?把你们对这位父亲的敬佩之情融入在文字中。(学生快速地写着自己的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已经写完的同学来给大家读一读你写的感言, 好吗?还没写完的同学也可以按自己的思路来交流你所设想的感言。 (请2位学生交流自己所写的感言, 然后让他们找出自己用来表达对这位父亲敬佩之情的词语。学生会使用" 坚持不懈" “坚强” 、" 坚守承诺" 、" 永不放弃" 等词语。 在此情景下提出问题, 表面上看是让学生来猜测老师将会提出什么问题, 实质上是教师通过学生的猜测结果来更好地把握学情, 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把握程度, 以便于后续的教学环节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学中, 布置学生写感言, 而且是要求以其他14位学生家长的" 身份" 来写, 这种" 角色替代" 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很快进人事件情景中去, 感悟情景中人物的真实感受, 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不仅如此, 通过课堂交流学生所写的结局, 使这些发自内心的情景感受进一步在课堂上扩散, 直至形成弥漫于整个课堂的情景气氛。大家都沉浸孩子被救的喜悦中, 沉浸在对这位父亲的无限崇敬和无尽感激之中。 

古人云“ 文以载道”这就表明语文的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语言文字等外在形式的解读和把握上, 更应该揭示形式背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内容。但是, 小学生限于知识经验与实际能力, 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是模糊的, 情感也不很丰富, 难以独立地把握文章所隐含的" 道" 而结合实际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它能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得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而且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教师有感情的讲解及朗读,把握语调的轻重变化, 语速的快慢变化, 停顿的长短变化, 语气的有缓有急、抑扬顿挫, 让学生充分想像课文中这位父亲的了不起 。使学生在学习中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深化。最后让学生带着感情,再续写一段话,对于他们来说,正是他们感情的自然宣泄,自然就谈不上什么作文的负担。而这种带着感情的写作,往往又能写出生命中最美的诗篇。因为好的文章是高超的写作技巧与强大的思想感召力的完美融合体, 这就注定了情景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总之,“135”模式呈现的特点是“两个前置”,即问题前置、学习前置。学生“课前”准备主动充分,“课上”互动精彩和谐,“课后”复习及时有效。对教师的要求 “135”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要做“激励者”,教师尽可能多使用“试试你的身手,你最行!”“你真棒!”“比比看,哪一个小组办法多?”等等激励性语言。 其次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点拨”上,教师课堂上的语言要简练、开门见山、直击要点。作为教师要清楚何时点拨、点拨什么内容(易错的知识点、易混知识点、方法、规律、注意事项等)第三,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建构与学习能力的形成,更要这些体现在关注课堂上对学生表情、语音语调、形体动作的关注。 课改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我们将在改革中再次出发,对模式加以完善,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宝塔小学的特色,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