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多少》课例研究
(2016-10-13 22:55:56)分类: 课题研究 |
《大小多少》课例研究
云岩九年制学校
教材简介:
《大小多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2016秋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课文。课文就是一幅农家小院风景图。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其间有黄牛、花猫的悠闲,有鸭子、小鸟的嬉闹,还有杏子、桃子、苹果、红枣的甜蜜。朗朗上口的韵文传达出一种暖暖的情感。
设计理念: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笔画“亅”和偏旁“土”。
2.知道“多——少,大——小”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语,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1.制作本课的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熟读课文,预习生字。(学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情境图)激趣:孩子们,想回家吗?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回家!课件演示农家院门前,轻轻推开院门,走进小院,(灯片出示课文插图。)仔细找找,小院里有些什么东西?
2.随着学生认读,把带有动物或水果图片的生字归类贴在黑板上。(如黄牛、小猫、鸭子、小鸟;苹果、大枣、杏子、桃等)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都是农村孩子,这些事物平时都见过,只是不知道这些字怎么写,这样让生活跟学习联系起来,所以设计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也为识字做好了铺垫。)
过渡:你们真不错!可以把事物与字宝宝来年洗起来了,快来试试吧!
1、学生自由拼读词语,并与图上的事物相对照。
2、指名认读词语卡片上的词语,把词语卡片所表示的事物与画面联系起来。
4、游戏:字词与其表示的事物对号入座。
规则:老师摘下黑板上的词语卡片,挂出课文插图,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得到卡片,当小老师领读卡片上的词语后,再将它贴到图上相对应的事物旁边。
过渡:认识了小院里的动物和水果,接下来,我们要对它们进行一番比较。
过渡:现在,老师带着大家到田野中看一看。(出示田园风光图)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美丽的田野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黄牛和猫、鸭子和鸟、苹果和大枣、杏子和桃。)
1、学习韵文。
过渡:它们谁大?谁小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小韵文吧!
(1)老师范读,同学认真听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老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
(3)这个小韵文里第一、三小节藏着一对反义词,谁找到了?(出示“大”“小”的字卡)
(4)黄牛和猫比,谁大?谁小?(学生比较后汇报)
(5)苹果和枣比呢?(学生比较后汇报)
2、揭示“大”和“小”是一组反义词。
如:讲桌大,书桌小。
4、指导朗读。把“大”“小”两个生字宝宝送回课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
(三)学习“多”“少”。
1.(多媒体展示第二组图片)请同学们观察第二组图,从图中你们又发现了什么呢?学生观察图片,比较,发现了什么?
如:左边的鸭子多,右边的鸟少。左边杏子多,右边桃少。
2、揭示“多”和“少”是一组反义词。
4、用“多”“少”练习说一句话。
如:我们班男生多,女生少。
5、像这样的反义词你还知道哪些?(天——地
过渡:孩子们真棒!再仔细看看牛、猫、鸭、鸟、苹果、枣、杏子和桃,根据数量的不同,可以用什么量词来表示?(引导学生理解“群、颗、堆”的意思。)
1、想一想:“颗”和“个”哪个词指更小并且近似圆形的东西?用“颗”和“个”扩词。
如:一颗樱桃一个梨
2、男女生对读韵文,体会量词用法。
3、生活大考验:
把生活中的东西用上量词来说话。(学生自由拓展,老师相机点拨。)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教学生字时,把小韵文与反义词结合,借助带图的生字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反义词的特点,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拓展更多的反义词,让学生去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
三、游戏形式,巩固识字,反义词
1、反义词对对碰。
师:我们做个“说反义词”的游戏吧!
师:我说大。 生:我说小。
师:我说多。 生:我说少。
师:我说上。 生:我说下。
师:我说里。 生:我说外。
2、生字宝贝快出来。
师:我拿大。
师:我拿多。
等等跟孩子们玩生字卡片游戏,让孩子们熟悉生字。
3、拓展说话
4、我会拿你来说话
生字卡片随意抽出一张拿“它”来说话。比赛看谁说的多,看谁说的好友准。
《大小多少》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