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板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的研究》教学案例(一)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题研究 |
白板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的研究》
课题研究教学案例(一)
延安市宝塔区李渠镇初级中学课题组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教学案例
第一部分 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
1、了解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的特点。
2、会作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3、理解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有关性质。
4、能熟练地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
◆
1、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议一议,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识。
◆
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中,能积极与同伴合作交流,并能进行探索的活动,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知识点内容
◆
1、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
2、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
一次函数是函数中图象最简单的,是学习函数的基础。通过一次函数的图象的学习,掌握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理解变量的值与坐标系中点的坐标的对应关系,能通过图象和解析式判断图象的增减性,从而为学习反比例函数和二次函数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1、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的特点。
2、一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
相关难点问题
热点问题
三、教学对象特征分析
四、教学策略分析
五、教学媒体设计
|
媒 体 的 选 择 |
媒体 类型 |
媒体内容要点 |
教学作用 |
使用方式 |
使用时间 |
备注 |
|
文字 |
复习画函数图象的步骤 |
为后面的画图象做铺垫 |
利用幻灯片直接给出 |
2分钟 |
|
|
|
图片 |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 |
通过观察得到正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
学生画完正比例函数图象之后直接给出 |
5分钟 |
|
|
|
图片 |
一次函数的图象 |
通过观察得到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 |
学生画完一次函数图象之后直接给出 |
10分钟 |
|
|
|
文字 |
巩固一次函数图象性质的习题 |
强化学生对一次函数图象性质的理解 |
利用幻灯片直接给出 |
4分钟 |
|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导入设计
问题导入式
1、函数的图象是怎么得到的?
2、作函数图象的步骤是什么?
3、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正比例函数
y=0.5x
教学过程设计
|
教学 步骤 |
教师 |
学生 |
设计意图 |
时间 |
|
温故而知新 |
提问: 1、函数的图象是怎样得到的? 出示幻灯片。 2、画函数图象的步骤是什么?
|
学生进行交流,复习回顾函数图象的定义。 利用定义解决相应问题。 回顾作函数图象的步骤。 |
通过复习函数图象的定义和作函数图象的步骤为上新课做准备。 |
0————2分钟 |
|
知识转运站 |
任务1: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正比例函数
y=0.5x |
自己建立坐标系画上述函数的图象。 |
熟悉作函数图象的步骤,为下一步得到图象的性质奠定基础。 |
3————11分钟 |
|
议一议 |
议一议: (1)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都经过什么点? (2)你作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时描了几个点? (3)直线y=0.5x , y=x ,y=3x,y=-2x中,哪一个与?哪一个与x轴正方向 所成 的锐角小?这些角的度数跟什么有关系? 对于学生说的不透、不清的问题进行及时引导。 |
四个人一组进行讨论交流: 能自己确定的结论自己写在练习本上。 不能确定的结论同组进行讨论。 讨论完后各小组进行交流得到结论。 |
通过交流讨论得到如下结论: 2、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只需两个点。 3、y=3x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锐角最大。 y=0.5x与x轴正方向 所成 的锐角小。这些角的度数跟自变量系数的绝对值有关系,绝对值越大角度数越大,反之越小。 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
12——————————————22分钟 |
|
试一试,你能行 |
做一做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分别做出下列一次 |
自己建立坐标系画上述函数的图象。做完后与别的同学进行交流。 |
进一步巩固作函数图象的步骤,并且能选取合理的点来作图。 |
23———————— 32分钟 |
|
理不辩不明 |
议一议 上述四个函数中,随着x值的增大,y的值分别如何变化? 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找一些具体点帮助理解。 |
自由组合,进行讨论。可以在自己画的图上找点观察,也可以找具体的点进行验证。 |
通过两种方式得到这几个具体一次函数图象相关性质,并且总结得到一般的结论。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
33——————39分钟 |
|
强化训练 |
出示训练题: 1.下列一次函数中,y的值随x的增大而减小的有________ (1)y=10x-9 (2) y=-0.3x+2 (3)
2.已知一次函数y=(3 – k)x-2k²+18 (1) k为何值时,它的图象经过点(0, –2); (2)k为何值时,它的图象经过原点; |
应用总结到的性质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互相进行讨论或者和老师进行交流。 |
通过强化训练,巩固所学的知识,理解一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知道怎样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
40————————43分钟 |
|
多总结,多提高 |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 |
对本节所学的只是进行总结。 |
利用总结进一步回顾学习的内容,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
44————45分钟 |
第二部分 课堂教学实录
一、教学情景
教学片断:
师:回想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画出一次函数图象的呢?
学生 1:描点法。
师:你描了几个点?
学生 2:七个点。
师:减少点的个数行不行?六个、五个 …..二个可不可以画出函数的图象?
学生3:不可以,因为点的个数太少,图象不够精确。
学生 4:可以,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师:你们赞成谁的说法?
同学(齐答):赞成学生4的说法。
师:由于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所以今后再画一次函数的图象,只要描出两个点就可以了,而且同学们要学会运用白板绘图分析。
二、实施效果和学生反响
纵观整节课,学生对于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掌握的程度较高,参与的兴趣比较高。而对于图像的性质,渗透了辩证的思想,受思维水平的限制,学生参与的品质不高。主要表现为:分组交流时不发表看法,不能很好的提出问题,集体交流、反馈时心不在焉。学生没有旷课的,这是基于电子白板课的魅力。由于课件中的颜色鲜亮,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一直能看大屏幕,注意力比较集中。
第三部分
一、教学反思
1、抓住了本节课的重点: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和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从导课到练习都是围绕着这两个重点内容。
2、教学媒体主要使用了幻灯片,白板演示强调,对于两组函数的图象用不同的颜色进行了标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利于学生对比、观察、总结。
3、时间的把握有失分寸,在画图象和观察总结用的时间太多,比预计时间多了5分钟,后面的强化训练和总结都没有进行。
4、课件在制作的时候存在明显缺点。在观察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的时候,缺少必要的动画引导。毕竟这一部分知识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专家评价
孙宏宏
1、学生的活动比较多,通过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一次函数图象,并且进行观察、交流、总结得到了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教师能在关键时候对学生产生的困惑进行适当的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扮演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2、在媒体的使用上手段有些单一,由于受到教材内容的限制,只是使用了幻灯片。在幻灯片中对于难点的内容进行了精心的安排,用各种鲜亮的颜色增强学生的视觉感受,有助于难点的突破。但是缺少动画效果,使得课堂的难点教学不够深入。加强白板的演示作用。
3、对于远程教育卫星资源的挖掘和改造上有待提高。课件中有很多的幻灯片都是原搬原套,只是对于部分进行了简单修改。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层次的加工,期待有好的效果。
4、注意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例如,讲一次函数图象的增减性时,问学生k和b谁决定了y随x的变化情况?这样的提问符合这个年龄的学生的认知特点。
刘艳萍
1、函数的教学使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函数图像的性质,更是重中之重。本节课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丰富的表象特征,在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得到了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不足之处是给的函数图像的数量有些少,部分学生不能通过图像找到它们之间的共性,从而上升不到理论。
2、在学生自主活动的时候教师能够进行适时的询问和知道,了解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有利于更好的掌控教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