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课堂18:中枢形成的再分辨

分类: 缠论课堂 |
在缠论课堂6中说过,形成大一级别的中枢有两种形成方式,一种是原有中枢延伸出大级别中枢,一种是出现三类买卖点后扩展为大一级别中枢。无论哪种形成方式,都是因为出现了三段走势类型的重叠而成。
例如,9个线段延伸出5分钟中枢,你可以看成形成1分钟中枢后,未出现三类买卖点,之后1分钟中枢震荡了6次形成大一级别中枢。也可以将后面的6次震荡看成两段1分钟走势类型,这样就相当于三段1分钟走势类型重合出5分钟中枢。
在分析2703点之后的下跌之前,我们先看2645点之后的下跌。如果大家有印象,刀客前面说过,2645点至2498点这里是1分钟下跌趋势,在2498点这个背驰点之后,出现了2498点至2530点这个1分钟上涨,使得最后一个1分钟中枢扩展为5分钟中枢。之后就是关于这个5分钟中枢震荡,到目前已经走出d,e,f,g,h。其中d,e,f组合成2498点之后的5分钟中枢。g中包含有两个1分钟中枢,可以当成1分钟下跌趋势。当然,由于这两个中枢的震荡高低点有重合,也可以认为这里面中枢级别扩展,g是包含一个5分钟中枢的向下盘整。这样,站在d,e,f组合成的这个5分钟中枢角度,2488点处的下跌箭头就是该5分钟中枢的三卖。g和a’比较出现5分钟级别盘整背驰,之后h已经回抽至该5分钟中枢。
从图上可以看出,2703点下跌以来,出现了两个5分钟中枢,图中为蓝色方框。如果有印象的,应该记得,在2555点前期低点之前1分钟下跌结束时第二个1分钟中枢没有出现三卖,在此震荡形成了5分钟中枢,该中枢之后因为出现了该5分钟中枢三买,三买之后震荡出新的5分钟中枢,震荡高点为2666点。那么,该5分钟中枢就像是两段1分钟走势类型连接的关节,宣布了前面的1分钟走势类型结束。站在走势类型角度,三段1分钟走势类型形成了5分钟中枢。中枢区间为(2576,2645)。
由于第二个5分钟中枢震荡高点2530点低于第一个5分钟中枢震荡低点2555点,那么,2703点之后的下跌就是标准的5分钟下跌趋势。由于g和2645点至2498点这段a’相比力度减弱。所以,2703点之后可以认为5分钟下跌背驰。
上周五说让关注2530点至2570点,就是因为2530点为第二个5分钟中枢的上沿。2570点为颈线位置。
所以,2440点后1分钟走势类型向上结束后,1分钟的向下不破2440点,将构成2703点后的二买。需要注意,强势的情况下,二买在2440点后形成5分钟中枢的震荡低点就可以形成。关于后面的演化,缠论课堂16和17都有详细解读。
所以,形成大一级别中枢时,必须先考虑是以走势类型为基础处理,还是以原来级别中枢为基础来处理。
当然,站在多义性角度,2703点之后的5分钟下跌,第二个5分钟中枢没有出现三卖,也没有出现背驰。这种情况下如何分解,问题留给大家,自己思考,答案可以留言。如果这里学习的氛围强,可以多讲一些。如果这堂课都不能理解,也没有自己的观点,讲更多就没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