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进行水产养殖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亚硝酸盐的产生对于鱼,虾,蟹,贝的生活环境影响很大,会引起鱼虾的大量死亡,人食用这样的水产后,对人体也会产生一定危害。水产养殖中亚硝酸盐偏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施肥不当
大部分养殖户习惯用高浓肥、化肥(尿素、碳铵、氯化铵等)控制水质。这些肥料的含氮量是较高的,用后水色来得较快,但如果在用法用量和施肥时间上控制不当的话(比如施肥后正好赶上阴雨天),就会导致藻类繁殖速度减慢,从而使氮肥蓄积在水体中,氮的循环系统受到阻碍,这样氮元素必然会逐渐转变为亚硝酸盐,导致亚硝酸盐偏高。
二、饲料投喂不当
在养殖虾类时,给虾苗投喂鸡蛋、虾片等高蛋白物质,而食物在虾类肠道中的停留时间本身就比较短,再加上虾苗个体又比较小,食物在肠道中的停留时间更短。这样就会造成大量的高蛋白物质通过粪便排入水体(通常在虾苗期食物中会有50%左右的蛋白被浪费),如果投喂量过大,就会造成水体中氮元素的积累,引起亚硝酸盐超标,因此控制投喂食量非常重要。
三、水温
如果使用河水作为养殖水源,在大棚放苗前必定要将水温升起来,这样就会使亚硝化细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化细菌(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快速转化,而亚硝化细菌比硝化细菌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繁殖速度也远远快于硝化细菌,这样就会使亚硝酸盐不断蓄积升高。因此常常会出现放苗前水体亚硝酸盐正常,而在水温升高后亚硝酸盐突然升高。
四、天气
气是水产养殖中不得不说的一部分,尤其是对没有做室内循环水养殖而言,它的影响很大。采用室外养殖池养殖,在晴天时,水体中藻类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可以促进水体中氮的良性循环,减少亚硝酸盐在水体中的蓄积,但遇到阴雨天或长期下雨,水体就会出现“倒藻”、“转水”现象时,此时水体的亚硝酸盐就容易蓄积升高。一旦水体亚硝酸盐偏高,虾类身体就会出现发红,脱壳不遂,游塘,摄食量减少等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虾类就会大量死亡。
解决办法:
在亚硝酸盐超标时,需通过换水调节,通过进排水可有效降解水体的亚硝酸盐含量。但此种办法对水量和水质有一定要求,水源丰富的地区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但水质差或水量少的地区就会很难,因此我们推荐有一定养殖规模的企业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室外养殖时,如果进排水不方便或通过换水的方法仍然没有显著效果,则可以尝试使用硝化细菌进行处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