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彻解红楼》〔279〕:大观园集景联句

(2018-01-22 08:07:29)
标签:

彻解《红楼梦》

人文

杂谈

《彻解红楼》〔279〕:大观园集景联句

━━《第七十六回》解读之二

中秋之夜,宝钗姊妹家去,母女弟兄自去赏月。

黛玉对景感怀,自去俯栏垂泪。湘云前来宽慰他说:“可恨宝姐姐,姊妹天天说亲道热,早已说今年中秋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社,大家联句。……他们不做,咱们两个竟联起句来,明日羞他们一羞。

 

《联句》分三个篇章:

第一篇章

 

黛玉说:“我先起一句现成的俗语罢。”因念道:

三五中秋夕,

接下来,湘云道:清游拟上元。 撒天箕斗灿,

“上元”,指元宵节。“箕、斗”星宿名;

黛玉接:匝地管弦繁。几处狂飞盏,

“匝地”,指遍地。“飞盏”,举杯;

湘云道:谁家不启轩。轻寒风剪剪,

“启轩”,打开窗户。“剪剪”,形容风尖利;

黛玉接:良夜景暄暄。争饼嘲黄发,

“暄暄”,指景色明媚。“黄发”,指老年人;

湘云道:分瓜笑绿嫒。 香新荣玉桂,

“绿嫒”,指年轻女子。“荣”,荣发,“玉桂”,洁白的桂花;

黛玉接:色健茂金萱。 蜡烛辉琼宴,

“金萱”, 金黄色的萱草。“琼宴”,珍美的宴席;

湘云道:觥筹乱绮园。 分曹尊一令,

“觥”,酒器,“筹”,行酒时的竹签。“ 分曹”,射覆时分出谁是射者,谁是覆者;

黛玉接:射覆听三宣。 骰彩红成点,

 骰”,色子,赌具,投掷者得到红点者胜;

湘云道:传花鼓滥喧。 晴光摇院宇,

“传花”,击鼓传花,“滥喧”,击鼓声不停地响着。“晴光”,指月光;

黛玉接:素彩接乾坤。 赏罚无宾主,

“素彩”,皎洁的月光,“乾坤”,天地;

湘云道:吟诗序仲昆。 构思时倚槛,

“仲昆”,即昆仲,分出高下;

黛玉接:拟景或依门。 酒尽情犹在,

吟诗时情景;

 

第二篇章

 

湘云道:更残乐已谖。 渐闻语笑寂,

夜深了,乐声停止了,“谖”,忘记,引申为停止;

黛玉接:空剩雪霜痕。 阶露团朝菌,

“雪霜痕”,指月光。露湿台阶,朝菌团生;

湘云道:庭烟敛夕。秋湍泻石髓,

“敛”,收敛,“棔”,合欢树。泉水从钟乳石的空隙中流出;

黛玉接:风叶聚云根。 宝婺情孤洁,

 “云根”,指山石,古人认为云气生于石间。“宝婺”, 即婺女星,孤高清洁;

湘云道:银蟾气吐吞。 药经灵兔捣,

月宫里的蟾蜍呑云吐气,遮盖了月亮。“灵兔”,即玉兔;

黛玉接:人向广寒奔。 犯斗邀牛女,

人们向广寒宫飞奔。斗,北斗星,牛,牛郎星,女,织女星;

湘云道:乘槎待帝孙。 虚盈轮莫定,

“乘槎”, 槎,木筏,“帝孙”,即织女。月亮圆缺变换不定;

黛玉接:晦朔魄空存。 壶漏声将涸,

每当晦朔时,月光无影无踪。“壶漏”,计时器,滴水声将终止;

湘云道:窗灯焰已昏。 寒塘渡鹤影,

油灯已昏暗将尽。寒冷已至,白鹤飞去;

黛玉接:冷月葬花魂。

冰冷的时光,将埋葬各种花卉。

 

    第三篇章

 

妙玉听了他两人的联句,说:“如今收结,到底还该归到本来面目上去。……依我必须如此,方翻转过来……

以下就是妙玉的十三韵

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 

香篆”,计时的盘香,形似篆文,如脂一样的冰沉积在玉盆上。

箫增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嫠妇”,寡妇,“”,使。

空帐悬文凤,闲屏掩彩鸳。

暗示这里好久没人来了。

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竹难扪”,竹子上的严霜太冰了,难以抚摸。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

“萦纡”曲折,沼,池沼,“寂历原”,寂静的高地。

石奇神鬼搏,木怪虎狼蹲。

奇形怪状的山石像神鬼搏斗一样,树木如虎踞狼蹲。

赑屃朝光透, 罘罳晓露屯。 

赑屃”大龟,这里石碑,“罘罳”,多孔的屏障。

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群鸟奋飞,振动山林,猿啼声声,如在深谷。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 

走过的道路怎能忘记?知道源泉的话,不须多问。

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栊翠寺的晨钟,稻香村的鸡鸣,不一样的黎明,

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 

兴致,转为为后继忧愁,正因为有忧愁,才有无限的烦恼。

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你我的情愫,自己懂得,高雅的志趣向谁述说呢?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天就要亮了,不要说困倦,煮好茶接着细说。

 

解读《大观园集景联句》的人多了,但大都是离“旨”解读,只是字面解读,离“旨”解读,读不懂《红楼梦》诗词。

立松轩对此有所提示:

……须看他众人联句填词时各人性情,各人意见,叙来恰肖其人,二人联诗时一番訉评,一番叹赏,叙来更得其神。再看漏永吟残忽开一洞天福地,字字出人意表。(府·76F·L0770

焦点在“须看他众人联句填词时各人性情,各人意见”,各人性情,各人意见。

必须关注谁写的?

这个“谁”,不只是书中人物形象,而是隐寓形象。

如黛玉,隐寓康熙,湘云,隐寓道光,妙玉,隐寓顺治。

第一篇章,是写康熙时代的兴盛;第二篇章是写道光时代的衰落;第三篇章是对顺治陵寑,一一孝陵的描述。

三篇章涵义:

顺治时代的辉煌过去了;(第三篇章)

康熙时代的兴盛也消亡了;(第一篇章)

剩下的将是道光时代的衰落。(第二篇章)

 

 

2018012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