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解红楼》〔277〕:历史的回应
(2018-01-20 08:21:06)
标签:
彻解《红楼梦》人文杂谈 |
━━《第七十一一一七十五回》解读之十四
十四、历史的回应
第七十四回,大观园被抄,是作者预测爱新觉罗氏的最终结局。
历史还真的回应了。
1912年2 月12日,隆裕皇太后颁布《清帝退位诏书》结束了清王朝。但是溥仪还住在紫禁城,还享受着《优待清室条款》。
1924年10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突然回师北京,发动北京政变。他决心驱逐溥仪出宫。在征得摄政内阁的同意后,便于11月4日召集北京警卫司令鹿钟麟、警察总监张壁到他的总司令部。冯玉祥对他们说:驱逐溥仪出宫的事,要马上办理。
张壁接到命令后,立即去找内阁总理黄郛,黄郛随即召开临时内阁会议,经过反复商讨,最后将优待清室的条款做了如下修改:
一、大清宣统皇帝即日起永远废除皇帝尊号。
二、民国政府每年补助清室五十万元,另拨两百万元设立北京贫民工厂,尽先收容旗籍贫民。
三、清室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可自由选择住居。
四、清室之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民国酌设卫兵妥为保护。
五、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民国政府当特别保护,其一切公产应归民国政府所有。
紧急内阁会议决定由北京警备总司令鹿钟麟,警察总监张壁会同社会知名人士李煜瀛前往故宫执行。
驻在清宫及景山内的守卫兵士总数有1200余人,隶属京师卫戍司令部。自民国元年即在该处驻扎。
国民军总司令部于11月4日上午10时派员将该兵士缴械,调驻北苑,听候改编。同日,国民军接替了紫禁城内城守卫队的营地,神武门换上了国民军的岗哨。
11月5日,鹿钟麟、张壁率领20名精明强干的部属,乘汽车赴故宫。
鹿钟麟先将故宫外的军警布置妥当,并将电话线割断,于上午9时即率军警各20名进入神武门。
鹿等三人直奔溥仪住处,经英华殿旁,绕春华门前,走向隆宗门。途中即遇到清室总管内务府大臣绍英等人前来接洽,鹿钟麟等随绍英等一同进室坐定,鹿首先宣布了来意。绍英要求查看公文,鹿当即出示公文一件,上面写的是:
“大总统指令:派鹿钟麟、张壁交涉清室优待条款修正事宜。此令。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五日,国务院代行国务总理黄郛。”
鹿向绍英宣布废除帝号,溥仪必须即日迁出故宫,首先请交出玉玺。同时将《修正清室优待条款》交给绍英。
绍英拿着《修正清室优待条款》,气喘吁吁地来见溥仪,说:“皇上,皇上,……冯玉祥派军队来了!还有李鸿藻的后人李石曾,说民国要废止原先的优待条款,拿来这个叫……叫签字……”溥仪一下跳了起来,刚咬了一口的苹果也滚到了地上,夺过绍英手上的《修正清室优待条款》,看了一遍,感到这些条款并没有原先想象的那么可怕。但当他听绍英说:“他们说限三小时内全部搬出去”时,急了,连忙令绍英再出去和鹿、李等人交涉。溥仪随即在宫内召集了《御前会议》,讨论清室优待条款修改文件,会议认为,按照民国政府元年优待条款,清室本应移居颐和园,只因民国政府未令迁出,故迁延至今,因此表示同意迁出。但因时间仓促,来不及清点私产,遂由清室内务大臣绍英、朱益潘将这个意见再继续与鹿钟麟等交涉。双方磋商约三小时之久,最后决定将一切物品暂时保管起来,唯溥仪须即日离宫。
当时,敬懿和荣惠两个太妃,她们俩表示宁死也不肯离宫。绍英拿这个做理由,去和鹿等商量。鹿见事不能决,就故意大声告诉其他随从人员说:“快去告诉外面,时间虽然到了,但事情还可商量,先不要开炮放火,再延长二十分钟。……”绍英听后大惊,连忙跑回去对溥仪说:“说再限二十分钟,不然的话景山上就要开炮啦。溥仪赶忙答应了鹿即日出宫的要求。传知各宫太监、宫女,要各人收拾细软物件,准备出宫。他又命人取出现洋,每个太监发洋10元,宫女发洋8元,全部遣散。当时宫内有太监470余人、宫女100余人,一片混乱。
以上五回(71回一一75回),立松轩以“黄河出崑仑,横流数万里,九曲至龙门”的文气,来比拟“贾府”的衰败,真是一泻千里。将“大清”190年(1722一一1912)的脉络气数,即从雍正互“三春”(后世)表现的淋漓尽致,190年的《大清》兴衰一览无余。
高
2018、01、2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