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解红楼》〔262〕:《柳絮词》解(下)
(2018-01-05 08:42:54)《彻解红楼》〔262〕:《柳絮词》解(下)
━━《第七十回》解读之三
粉坠百花洲,香残燕子楼。
一团团逐对成毬。
飘泊也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百花洲”,在苏州。黛玉隐寓康熙,因康熙每次南巡都要到苏州,这里暗隐康熙一生六次南巡的盛世业绩。
“燕子楼”,在徐州,唐代尚书张愔,有一位爱妓关盼盼,居燕子楼,张愔去世后,关盼盼思念张愔,终身不嫁。独居燕子楼十余年,孤独悲愁离世。
“燕子楼”,这里暗指康熙晩年居住的“畅春园”。
“一团团逐对成毬”,毬,球的异体字,也同璆,即玉。
天縁巧合,机縁使二玉(康熙,曹頫)结合在一起。
“飘泊也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缱绻”,原意是团结不解,后引伸为情意深厚,即缠绵。
可惜,命运不济,康熙离世太早了,剩下宝玉(曹頫),只能在《红楼梦》书中述说一下二玉之缠绵。
“人命薄”,曹頫自指。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康熙对曹家三代四人的旷世恩典,我曹頫不会忘记,他的离世,痛苦一生,如今已白头了。(写作《红楼梦》时曹頫43一一53岁)。
“叹今生谁舍谁收?”,感叹这一生,谁给了我富贵,又是谁掠夺了我的富贵?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你(康熙)追随“东风”去了,留下我,你的继任者则不管了。
这一切,我能忍受的!
这是曹頫出自内心的一篇“咏叹词”,感念康熙,哀叹身世,有如柳絮一般。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成缕千丝终不改,任它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允禵也罢,允禩也罢,……,他们“本无根”,一一康熙就不支持他们。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点睛之笔,是宝钗(乾隆)能够飞黄腾达的关键。
“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诠释了乾隆继位背景,在“大清”前几位皇帝中,他的继位是最顺利的一位。
这要归功于雍正的暗定法,即雍正将自己确定的继位者写成密折,藏在《光明正大》匾后,等雍正逝世后,再取下来,当众宣示。
高
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