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彻解红楼》〔260〕:《桃花诗》解

(2018-01-03 08:31:02)
标签:

彻解《红楼梦》

人文

杂谈

《彻解红楼》〔260〕:《桃花诗》解

━━《第七十回》解读之一


    一、《桃花诗》解读

 

   第七十回,黛玉写了一首《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莤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现代诗中有一种诗叫朦胧诗,这首诗才是朦胧诗的鼻祖,读好几遍也不知到底说的是什么?解读这首诗须从下列内容中找。

    1)宝玉读了《桃花行》滚下泪来。

    宝琴让他猜:你猜是谁作的?

    2)宝玉说:自然是潇湘子稿,宝琴说:现是我作的呢。

3)宝玉说:妹妹虽有此才,是断不肯作的,比不得林妹妹,曾经离丧,作此哀音。

“滚下泪来”,“是潇湘子稿”,“ 曾经离丧”三句话为我们提供了解读线索。

笔者由此判断:这首诗同两个人有关,一个是(潇湘子)黛玉,黛玉隐寓康熙;一个是宝玉(滚下泪来),正笔正文中宝玉隐寓曹頫。

因此,这首诗是写康熙和曹頫的。

写他们的什么事呢?根据:“曾经离丧”的提示,必与“离丧”有关。

笔者认为这首诗的时间坐标是:1722年(康熙61年),康熙生命中的最后一年。

从这一年的春天开始,康熙身子就越来越虚弱,帘中人比桃花瘦,“帘中人”就是康熙。

开始保密,但“隔帘消息风吹透”,曹頫还是知道了,心里特别难受。曹頫自称“帘外桃花”,此时曹頫“庭前春色倍伤情”。

    写作《红楼梦》时,曹頫将当年的那种真挚的情感如实记录下来。

    他们一个被幻化为帘内人,一个被幻化为桃花帘内人的特证是桃花的特证是:“花之颜色人之泪,曹頫之泪有如血泪。

天机烧破鸳鸯锦”,“天机”是什么?

天机就是“胭脂冷”,一一人已经不行了;

花遮憔悴人”,一一脸已被罩上;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一一暗示“帘中人”走了,去世了。

这就是“离丧”,这就是宝玉为什么会“滚下泪来”的原因。

 

 

2018010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