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解红楼》〔245〕:拈花名寓意
(2017-12-19 08:18:37)
标签:
彻解《红楼梦》人文杂谈 |
《彻解红楼》〔245〕:拈花名寓意
━━《第六十三回》解读之一
第六十三回,借宝玉生辰“拈花名”,别具一格。
是夜,众钗再次云集宝玉卧室,玩拈花名,细析花名、题词、诗句很有意味。
作者不是为写花而写花,而是别有用意,什么用意呢?
请看:
1、
“任是无情也动人”出自唐代诗人罗隐的《牡丹花》一诗,全诗是: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辰。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韩令,名韩弘,唐元和十四年曾为中书令,唐国史补记载:“元和末,韩令始至长安,居弟有之(牡丹),遽命斫去。曰:吾岂效儿女子也。”
韩弘“过牡丹”典故,告诉我们:牡丹虽好,有人就是不喜欢。根据《红楼梦》一书对宝钗的态度,作者态度也如韩弘。
宝钗依籤语,让芳官唱一曲《赏花时》,这一曲暗显了真意,深意。请看:
翠凤毛翎扎箒叉,闲为仙人扫落花,您看那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
又是“扫落花”,又是“斩黄龙”,这才是作者真实的意图、本旨。
综上所述,虽然偶然间宝玉也羡宝钗“美艳”,但骨子里是厌弃,是不情。
2、探春占的是杏花,题为:“瑶池仙品”,诗云:日边红杏倚云栽。探春(嘉庆)时依日依云,暗示嘉庆时代依仗乾隆余荫。
3、李纨占的是梅花,题为:“霜晓寒枝”,诗云:竹籬茅舍自甘心。李纨(同治)时衰败景象有如晨霜中的寒枝。
4、湘云占的是海棠,题为:“香梦沉酣”,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好景不长了。
5、麝月占是荼縻花,题为:“韶华胜极”,诗云:开到荼縻花事了。注云:在席各饮三杯送春。当麝月问:“怎么讲”时,宝玉将签藏了起来说:“咱们且饮酒。”
宝玉当时没有解释,,留给后人慢慢解释。
“荼縻花”,是一种初夏天的白色蔷薇花,“荼縻花”花开表示春天过去了。“送春”,同前边的“践花节”,同“三春过后诸芳尽”一样涵义。
麝月,隐寓乾隆,乾隆时期,“春天”已近尾声。
6、香菱占的是并蒂花,题为:“联春绕瑞”,诗云:连理枝头花正开。胤礽与胤禛是兄弟,故曰连理枝头,胤礽禁拘,胤禛登基。
7、黛玉占的是芙蓉花,题为:“风露清愁”,诗云:莫怨东风当自嗟。自酿苦酒,莫怨东风。
8、袭人占的是桃花,题为:“武陵别景”,诗云:桃红又是一年春。多尔衮被削爵掘坟后,意为“寻得武陵好避秦”。
单从表面上看,以上题词,题诗全都是赞,其实不然。
如宝钗,拈得是牡丹花,题词:艳贯群芳;题诗:任是无情也动人,这完全是赞美啊!但当你弄懂了“任是无情也动人”的出处后,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的隐意,深意在文字的背后。
再如袭人,拈的是桃花,题词:武陵别景;题诗:桃红又是一年春。
“桃红又是一年春”,出自宋代谢枋得《庆全庵桃花》一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避秦,避清也。
袭人隐寓多尔袞,死后被顺治掘墓挖坟,情景很惨,因此,作者用“避秦”暗隐“避清”(谐音法)。
高
2017、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