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解红楼》〔207〕:香菱品诗
(2017-11-11 08:10:51)
标签:
文化彻解《红楼梦》 |
《彻解红楼》〔207〕:香菱品诗
━━《第四十八回》解读之二
香菱进入大观园后,缠着黛玉教他作诗:“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
黛玉也不客气,说:“既要学作诗,你就拜我为师。”
一一这是实情回放,胤礽从小就跟着康熙习字学诗,康熙为了培养他,手把手的教他。
黛玉先把《王摩诘全集》给香菱看,叫他先学王维,杜甫,李白三人诗作底子。
当香菱还书时,黛玉问他:“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
香菱一席话,大有意味,他说:“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接着,香菱举例说:“我看他《塞上》一首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字,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香菱一发而不可收,又举出两例: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里的“白”和“青”。
“渡头余日里,墟里上孤烟。”里的“余”和“上”。
香菱正说时,宝玉,探春等都来了,宝玉说:“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
“三昧”,指事物的诀要和精义,如称某方面造诣精湛为“得其三昧”。
香菱品诗情节,有两个看点。
一个是请注意三句诗都含一个“日”字,且是“落日”,“日落”,“余日”,一个含意,一一落日。
由此可知,作者意在突出一个“落日”,看似美景,实是衰歌。
第二个看点是:香菱的领略:“诗的好处,有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读《红楼梦》何尝不是这样的?
香菱品诗,告诉我们也应这样品读《红楼梦》。
“落日”,指向很明确,就是“大清”,但又让人说不出口,(当时,一旦说出口必掉脑袋)。细细想去,乾隆之后,大清衰落,却是逼真的,有情有理的。
高
2017、11、1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