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解红楼》〔184〕:湘云,迎春酒令
(2017-10-19 06:40:32)
标签:
彻解《红楼梦》人文 |
《彻解红楼》〔184〕:湘云,迎春酒令
鸳鸯道:“左边‘长幺’两点明”,湘云道:“双悬日月照乾坤”;
鸳鸯道:“右边‘长幺’两边明”,湘云道:“闲花落地听无声”;
鸳鸯道:“中间还得‘幺四’来”,湘云道:“日边红杏依云栽”;
鸳鸯道:“凑成‘樱桃九点熟’”, 湘云道:“御园却被鸟銜出”。
这副牌,涉及到:二、一、四、九,四个数字。
“二”,指“大清”第二帝皇太极.
“双悬日月照乾坤”,是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中的诗句,“双悬日月”是指唐玄宗及其儿子唐肃宗。这里的“日月”却是指皇太极时,“大明”,“大清”两个政权并存,是指政权。
“闲花落地听无声”,是说以后“大清”替代“大明”,像“闲花落地”一样,是必然的,是自然规律。
“日边红杏依云栽”,“日”(一),代表第一帝努尔哈赤;“红杏”(四)代表第四帝康熙,一树红杏,果实累累,康熙一生有许多丰功伟绩,可以同努尔哈赤并肩。
“凑成‘樱桃九点熟’”,酒令中,2 + 2 + 1 + 4 = 9,凑成一个“九”,该酒令重点就在“九”这个数字上。
“御园却被鸟銜出”,是由唐代诗人王维《敕赐百官樱桃》:“才是寝园春荐后,非关御园鸟衔出”,化出。
原意为满园樱桃残核,是百官们留下的,不是鸟衔出来的。作者反其意用之,鸟衔出了御园。
“九”,对应的是:“御园却被鸟銜出”,这一句话,红学界有许多解法,但都不为人们认可。如果将“九”同“大清”第九帝咸丰链接起来,难题便迎刃而解。
“御园却被鸟銜出”, “御园”就是皇家园林,一一《圆明园》,“却被鸟銜出”,意即被毁了,什么“鸟”?作者用的是《推背图》语言,他要预言一百多年后的事,能说准吗?
事实却证明了作者的预测相当准确,咸丰十年九月初三(1860年10月份8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圆明园中的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被抢劫一空,仅一个十二行肖的猴头就值千万元。
什么“鸟”?一一英法联军。
圆明园被毁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浩劫,曹頫在一百多年前就能预见到这场劫难,他有预见未来的功能吗?胜过袁天罡,李淳风。
还是历史的巧合?如是巧合,为什么关于“大清”后世的预见均那么准确?
下边,接着看迎春酒令。
迎春酒令
鸳鸯道: “左边‘四五’成花九”,迎春道:“桃花带雨浓”。
众人以错了韵,打住。
这副牌,也是专讲“九”的,仍然是说“大清”第九帝,──咸丰。
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咸丰匆匆忙忙逃至避暑山庄。
第五回,迎春的图和判词: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欲啖之。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画图中形象地展现了咸丰被追逼的狼狈情景,中山狼,不就是英法联军吗?
咸丰逃到避暑山庄后,迷恋酒色,时而暴怒,时而暗泣流泪,一年后病逝。应了那句:“一载赴黄梁”的谶言。
迎春,血泪如雨,正是:“桃花带雨浓”。
高
201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