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彻解红楼》〔177〕:海棠冻石蕉叶杯

(2017-10-12 06:51:42)
标签:

人文

彻解《红楼梦》

 

《彻解红楼》〔177〕:海棠冻石蕉叶杯

━━《第三十八回》解读之十三

 

写《菊花》诗前,湘云将诗题都绾在墙上后,大家都是去构思去了。

构思时各人有各人的的形态,请看:

黛玉命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杆坐着,拿着钓竿钓鱼。

宝钗手里拿着一树桂花玩了一回,俯在窗槛上掐了桂蕊掷向水面,引的游钱浮上来唼喋。

湘云出一回神,又让一回袭人等,又招呼山坡下的众人只管放量吃。

探春和李纨、惜春立在垂柳阴中看鸥鹭。

迎春又独在花阴下拿着花针穿苿莉花。

宝玉看了一回黛玉钓鱼,一回又俯在宝钗旁边说笑两句,一回又看袭人等吃螃蟹,自己也陪着他饮两口酒,袭人又剥一壳肉给他吃。

 

这一段人人都写到了,但重点却在下边:

黛玉放下钓竿,走至座间,拿起那乌银梅花自斟壶来,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

    “拣了一个小小的海棠冻石蕉叶杯”,这一句是重点,因为这是一句“实笔”“史笔”,有记载为证。

周汝昌先生在他的《红楼梦新证》第250页记载着:

一七零五年  康熙四十四年  乙酉

    三月,帝(康熙)南巡至于上元,以织造府为行宫。

(曹寅)复进古董等物,帝收玉杯一只,白玉鹦鹉一架。

还有脂砚斋批语佐证:

 

    妙杯,非写杯,正写黛玉,“拣”字有神理。(庚·38F·Z2005

 

“正写黛玉”,其实是正写康熙。

周汝昌的记载比较笼统,什么样的玉杯没有说。

曹頫在他的《红楼梦》中,不但点明是“海棠冻石蕉叶杯“,还突出了康熙取杯时的动作神态:“”,脂砚斋特意点出这个“”字有神理。

这件事,在轰轰烈烈的历史中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是,在目前《红楼梦》研究特殊的状态下,──即作者不明,本旨不清,本事不知的状态下却意义非凡。

这件小事证明了:

(一)、《红楼梦》记载的是曹頫的亲闻亲覩事,而不是曹雪芹(霑)的亲闻亲覩事,从而证明作者是曹頫;(曹霑尚未出生)

(二)、证明了笔者对“黛玉”的隐寓,一一是“康熙”的判断是正确的;

(三)、证明了笔者对“宝玉”的隐寓和“正笔正文”涵义的判断是正确的。

 

接下来,黛玉自斟了半杯黄酒,说:“我吃了一点子螃蟹,觉得心口微微的痛疼,须得热热的吃口烧酒。”

宝玉忙命将那合欢花浸的酒烫一壶来。

这时,脂砚斋批道:

伤哉,作者犹记矮   舫前,以合欢花酿酒乎?屈指二十年矣。(庚·38F·Z2006

此批是1754年批的,减去二十年,当是1734年,那是雍正十二年。

合欢,功能安神,解郁,活血。用来泡酒,主治气郁胸闷,失眠等症。

1734年,可能是曹頫走出牢狱,获得自由不久,当年愤郁未平,不得不用“合欢酒”疗治。

写书时,重提往事,引起回忆,自然感慨万分。

    两件小事,链接历史,链接作者平生,谁说《红楼梦》无史?谁说《红楼梦》无传?

 

 

 

201710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