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彻解红楼》〔171〕:《残菊》诗解

(2017-10-06 08:54:59)

 

《彻解红楼》〔171〕:《菊》诗解

━━《第三十八回》解读之七

 

 《残菊》  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 欹器,古代,灌溉汲水用的陶罐,穿绳的耳在罐腹靠下的部位,汲水时,水满而复。

《荀子•宥坐》: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

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渐倾欹”,喻大清王朝如残菊,到了倾覆的时候了。

才过小雪时”,“雪”谐音“薛”,指宝钗,“露凝霜重”,是说“乾隆时期”大清盛宴已过。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大清前期国号“金”,虽然乾隆时尚有余香,但已淡泊了,经过雍正的自己人杀自己人,已经“枝无全叶”了。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夜半蟋蟀鸣不成声,寒云密布,春天还很远很远。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不要思念了,明年还会再见的,不过,再见,也是秋风残菊景象。

 

作者借菊花开败时的特殊季节,利用“秋风”,“寒露”,“严霜”,“残菊” ……大做文章。

作者借吟菊,寄情寓意,有对“大清”王朝的总评,也有对其中某一帝王的单独评说。含义深邃,技法奇妙。

如果只是就菊论菊,则毫无意义了。

 

 

 

      2017100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