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彻解红楼》〔116〕:会真记

(2017-08-12 08:55:28)
标签:

人文

彻解《红楼梦》

 

《彻解红楼》〔116〕:会真记

━━《第二十三回》解读之二

 

宝玉在茗烟帮助下,搞了一套《会真记》,一天正在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细看,不料,黛玉走来发现,接书来瞧。

下边描写的是她入神的神情:“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顿饭功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惊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

历史上,康熙真的喜欢《会真记》。

看表面,它同后边的《牡丹亭》一样作用似乎是“警芳心”。其实,作者这样写,另有他意。

康熙生前,非常喜欢《西廂记》,《牡丹亭》。

第二十三回,黛玉与宝玉合看了《西廂记》后,接着,宝玉去后,黛玉无意中又听到《牡丹亭》戏文。这几句戏文是: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頺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实心乐事谁家院?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你在幽闺自怜。

这时,黛玉又想起,

诗中:水流花谢两无情,

词中:流水落花春去也,

《西廂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情万种。

黛玉看《西廂记》,听《牡丹亭》,什么意思?初看的确不理解,看了畸笏叟回后批才明白。

畸笏批道:前以《会真记》文,后以《牡丹亭》曲,加以有情有景消魂落魄诗词,总是争(急)于令颦儿种病根也。看其一路不迹(即)不离,曲曲折折写来,令观者亦难技(支)持,况瘦怯怯之弱女乎。(庚·23F·J0100

什么是“种病根”?种什么病根?令人费解。

两出戏都是谈情的,再看上边的那几句戏词,诗词:

“情”,—— 水流,花谢,春去……

“水流,花谢,春去……”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情”不会永远不去,“清”也不会万古长存,有朝一日,大清帝国也将似水流,花谢,春去……

病根,原来是心病!

康熙喜欢《会真记》,喻康熙懂情,识情,情,清也,康熙一生都是在为“大清”兴衰着想。

乾隆时,对《会真记》深恶痛绝,喻乾隆不懂情,自然也不识情,即不识清,看不出“大清”兴衰。

 

 

    201708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