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解红楼》〔90〕:回前诗解
(2017-07-15 08:43:05)
标签:
文化彻解《红楼梦》 |
《彻解红楼》〔90〕:回前诗解
━━《第十七、十八回》解读之一
第十七、十八回,有一道回前诗:
诗曰:
豪华虽足羡,离别却难堪。
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
《红楼梦》的回前诗,写得都很特殊,似文非文,似批非批。
从文本内容看,似乎是在说元妃,但细推敲却又不是,作者到底在说什么?
幸好还有一条批砚斋批语:
好诗,全是讽刺。近之谚云:“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真骂尽无厌贪痴之辈。(庚·17F·ZⅡ1105)
“好诗”,好在哪里?“全是讽刺”,讽刺什么?
其实,回前诗都是针对“真境界”的,这一首也不例外。
“豪华虽足羡”,是指曹寅四次接驾时的豪华场面,受到世人的羡慕。
“离别却难堪”,自康熙四十六年(1707)第六次南巡后,曹家落到这个地步,一一被抄家后撵到蒜市口一处居住,处境确实“难堪”。
回前诗,多是作者内心表白,上边那条批语可以证实。
“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是骂谁呢?
不会是康熙,康熙深知曹寅接驾化费巨大,想尽一切办法,让曹寅弥补亏空,直到去世。
而雍正却不管那些,紧紧追逼,“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就是针对雍正而发,“无厌贪痴之辈”,不就是雍正吗?
一句“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曹家只落了一个四次接驾的虚名,其中的酸甜苦辣谁知道?
尝受到其中“酸甜苦辣”的人只有一位,他,就是曹頫。因此 也只有他才能写出这一部《红楼梦》。
曹寅有甜没苦,曹霑(雪芹)有苦没甜,他们谁也不具备写作《红楼梦》的基本条件。
高
2017、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