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解红楼〔84〕:秦钟与智能儿
(2017-07-09 08:18:46)
标签:
文化彻解《红楼梦》 |
彻解红楼〔84〕:秦钟与智能儿
━━《第十五回》解读之二
第十五回写道:秦钟趁黑无人,来寻智能。刚到后面房中只见智慧能独在房中洗茶碗,秦钟跑来,便搂着亲嘴。智能急的跺脚说:“这算什么呢!再这么我就叫唤了。”秦钟求道:“好人,我已急死了。你今儿再不依,我就死在这里。”
智能道:“你想怎么样?除非等我出了这个牢坑,离了这些人,才依你。”秦钟道:“这也容易,只是远水救不得近渴。”说着一口吹了灯,将智能抱在炕上,就云雨起来。那智能百般挣扎不起,又不好叫的,少不得依他了。
后来,那人掌不住笑了,原来是宝玉。
秦钟起来抱怨说:“这算什么?”智能儿趣黒地跑了。
宝玉对秦钟说:“你可还和我强?”
秦钟服软了,说:“好人,你只别嚷的众人知道,你要怎么样,我都依你。”
宝玉说:“这会子也不用说,等一会睡下,再和你算帐。”
可是如何算帐,却一字未提。为此,作者交待说:“宝玉不知与秦钟算何帐目?未见真切,未曾记得,此系疑案,不敢篡创。”
这段话,含含糊糊,欲言又止,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作者到底想说什么?
针对这几句话,脂砚斋特有一批:
忽又作如此评断,似自相矛盾,却是最妙之文。若不如此隐去,则又有何妙文可写哉?这方是世人意料不到之大奇笔。若通部中万万件细微之事俱备,《石头记》真亦太觉死板矣。故特用此二三件隐事,惜石之未见真切,淡谈隐去,越觉得云烟渺茫之中,无限丘壑在焉。(甲·15F·ZⅡ1024)
其实,不是作者故意隐去,是作者不敢说。
秦钟,隐寓努尔哈赤,宝玉隐寓曹世选,这一件“隐事”是什么?
1762年,一一时隔八年后,畸笏叟批语点出这一件隐事是:
努尔哈赤生前必与尼庵有染,一句“实表”表明是真事,当然这件事史无记载,是曹家前辈口耳相传传下来的。
“算何帐目?”作者故意作为“悬案、疑案”的方式留在书中,当时他是不能算的。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反清运动风起云涌时,努尔哈赤的罪恶被彻底清算。
“二三件隐事”,不只这一件,根据“业”者,“孽也”的提示,努尔哈赤作孽多端,如屠杀汉人,奸淫尼庵等不计其数。
脂砚斋有一条批语专讲这件事:
秦、智幽情,忽写宝、秦事云:“不知算何帐目,未见真切,不曾记得,此系疑案(不敢)蓁(篡)创。”是不落套中,且省却多少累赘笔墨。昔安南国使有题一丈红句云:“五尺墙头遮不得,留将一半与人看。”(甲·15F·ZⅡ0992)
这就是说,“奸淫尼庵”,只是其中一半,另一半遮掩起来了。
高
2017、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