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曰《彻解红楼》〔30〕

(2017-05-14 08:33:08)
标签:

文化

高曰《彻解红楼》

高曰《彻解红楼》〔30

                          

   三十、曹頫自画像

━━《第三回》解读之五

 

作者为塑造宝玉形象,采用立体式、全方位地进行打造。

1、首先由冷子兴口述,生的与众不同:衔玉而生。且聪明乖觉,百个不及。

2、贾政眼中:酒色之徒。

3、借贾雨村之口预测:逸士高人,陶潜、阮籍之类人物。

4、王夫人口中:孽根祸胎,混世魔王。

5、黛玉眼中: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如刀裁,眉如墨画,眼似桃瓣,睛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脂砚斋在此批道:

此非套满月。盖人生有面扁而青白色者,则皆可谓之秋月也。用“满月”者,不知此意。(甲·3F·Z0241

少年色嫩不坚劳,以及非夭即贫之语,余犹在心,今阅至此,放声一哭。(甲·3F·Z0242

真真写杀。(甲·3F·Z0243

三条批语证实,以上内容正是曹頫自己对自己的真实记录。

黛玉再看:面如敷粉,唇似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稍;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以上确实是当年曹頫的形像。

 

《西江月》二首,专写宝玉性格特征。

其一: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事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其二: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潦倒不通事务”,“ 行为偏僻性乖张”,“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这四句是曹頫自己对自己的描述。

至此,我们对宝玉就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了,从表到里,从外到内,作者倾注了全部心血,我们仿佛看到了字里行间的那些血和泪。

作者借王夫人之口,说宝玉是“孽根祸胎”,这是一笔两意。

一是说曹頫是曹家的败落者,二是曹頫表示他将是“大清”王朝的祸胎,曹頫的武器就是《红楼梦》。

 

2017050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