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训练的概念及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19-05-29 10:36:56)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声势训练主要是指教师带领学生利用身体动作发出声音来进行教学的方法,在具体的操作中,包括了拍手、跺脚、打响指、拍胸、拍腿、身体晃动等。声势训练更强调动作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小学生通过身体做出的动作,可以在训练中实现对节奏感的触及,更能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声势训练源于奥尔夫教学体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主要的应用有以下几种:一是对节奏的模仿,这种模仿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也可以在学生之间,对音乐的节奏用拍手等形式表达出来,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从易到难,掌握好时间。二是采用接龙游戏,由前一名学生完成几个节奏的击打后,由下一个学生接着进行,锻炼小学生的反应能力以及记忆力。三是自主创作,可以在课堂上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由小组经过讨论创作出简单的节奏,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锻炼了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四是用声势来伴奏,教师用钢琴弹奏一小段学生熟悉的音乐,学生用打节拍的方式为音乐来进行伴奏,锻炼了小学生的听觉及身体协调能力。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