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聆听《我眼中的“绘本教学”》讲座心得

(2017-04-19 13:33:18)

今天我聆听了《我眼中的“绘本教学”》讲座,在讲座中有两句话深深的启发了我:“我们可以在阅读活动中,丰富孩子的语言,培养孩子的表达力,但非功能性语言的练习,很容易使孩子在索然无趣中远离阅读”,“语言的表述和想象突破绘本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才是有价值的”另外,让我了解了绘本教学要把握的“三要三不要”原则,并对绘本集体教学活动的提问方式和策略感悟颇深,受益匪浅,下面我来谈谈《我眼中的“绘本教学”》的感悟。

一、绘本教学把握“三要三不要”的原则

   在绘本教学中做到“ 三要”:

  ●要激起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现在的教是为了以后的不教)

   ●要关注自主阅读的培养,重视对孩子读图、看图、阅读图的技能(关注到绘本的特质所隐含的教育价值)

   ●绘本是文化传承的通道,要培养孩子的智慧

  在绘本教学中做到“三不要”:

  不用怀疑孩子的理解能力,孩子是看绘本的天才

   ●不必强求完整的故事内容

   ●不必强调深奥的道理(随机渗透)→因为绘本不单单只是一个道理,隐含在里面的教育意义很多很多

二、绘本集体教学活动的提问方式和策略   

提问是一门科学,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提问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思维、想象、创造力。阅读教学活动中谈话的大部分时间是用在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或对问答的反应上。那么,如何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提问中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呢?

    一、提问方式

   (一)猜想式提问

 优秀的绘本作品都配合漂亮的图画,通常幼儿都会被故事中的图画所吸引,教师可以借机请幼儿猜想故事中重要的物品等,幼儿的思维会马上被调动起来,幼儿会通过观察图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通过分析、综合、寻求最佳答案。这样的问题能使幼儿积极动脑,能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孩子大胆主动地发言,增强参与的意识和自信心。充分提高幼儿的创造思维能力。活动中我的每一个问题我都从不同的角度提问,让孩子感兴趣,而且提问都是开放的,让每个孩子都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猜测。

   (二)开放式提问

在绘本阅读中,教学的提问要把握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运用符合他们思维特点的表达方式为中介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意愿、思想。从而体现提问的开放而不封闭,也就是变单一的问题为多样性的问题。在以往的阅读活动中,教师讲完故事后,总是会问幼儿这样的一些问题:“故事题目叫什么名字?故事里有谁?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这一问题,可能有多种语言描述,答案只有一个。但问法不同,能使幼儿学会多种疑问方式,从多种角度了解事物,那么教师的提问就要将“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改成“会说些什么、可能怎么做?”等。虽然只是用词的不同,但没有固定的答案不局于故事原文,幼儿敢说,不怕说错,能让幼儿多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递进式提问

 这是一种循序渐进、逐层深入的提问方式,要重培养幼儿思维逻辑性,增强思维活动的密度和深度并形成完整的语言。对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由浅入深的提问,不仅开阔幼儿的思路还有助于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而不能设计一些过于简单、琐碎,缺乏思维价值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这些问题幼儿不用思考,答案可以脱口而出,表面上看,气氛活跃,但实际效果,不但激发不了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反而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惰性。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幼儿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幼儿思维的虚假活泼。要推陈出新,形式多样,不要只求准答案式的提问。

 总之提问要讲究有效和艺术,教师的提问要像一颗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湖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发展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使幼儿有浓厚的兴趣,在知识的殿堂里翱翔!

二、提问策略   

(一)提问的设计   

1、提问要讲究层次性。如针对图画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提问:第一层次——观察画面,描述画面;第二层次——理解画面,进行画面外的想象,引导幼儿发现前后画面的联系;第三层次——不仅对画面进行详细连贯描述,而且注重对其中的因果关系做出判断与分析。  

2、根据故事特点设计提问。以故事、人物情节为发展线索的,可以设计一些推理性提问,着重培养幼儿通过观图画和认识画面各种事物的变化与联系来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当出现故事发展的高潮时,可以设计一些假设性、创造性的提问,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生活现象为主、图画内容之间是平行性的,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提问来拓展话题。

3、当故事中蕴涵着道德评判标准的,可以在读完故事后设计一些评价性提问,以挖掘图书中的教育价值。 

(二)提问的组织

有了精心设计的提问还不够,关键还在于组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能否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1、提问应面向全体幼儿。教师应在调动全体幼儿集中注意力后紧接着提出问题,以便全体幼儿都能认真思考。应根据幼儿的认知心理特点,指导幼儿抓住画面的整体特征,让幼儿从整体上感知、了解画意,然后再引导幼儿抓住重点特征仔细地观察图画,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了解图画中每件事物之间、每幅图画之间的关系以及图中事物与全图之间、单幅图画与整幅图画之间的联系。在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的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幼儿的想象,使其思维活跃起来。

2、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要由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来回答。如,描述性提问一般采用集体回答或是由发展水平居下的幼儿回答。当幼儿回答得较为发散时,老师可以用手势提示幼儿举手一个一个地来表达。分析性的提问一般由发展水平居中的幼儿回答,综合、评价性的问题则由发展水平居上的幼儿回答。   

3、对幼儿的回答给予积极引导和总结评价。教师提问后,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表情“反馈” 幼儿的回答,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总结评价时,则应注意肯定或否定性评价用语的恰当运用:否定时不应全盘否定,要注意给幼儿以鼓励;肯定和表扬时则要注意启发幼儿进一步思考,调动幼儿往下学习的愿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