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3《中华民国的建立》

姓 名 |
郭焕琴 |
单 位 |
武安市实验中学 |
手 机 |
15833003870 |
课题题目 |
思维导图在八年级历史课堂上的运用及作用 |
||||
作课题目 |
《中华民国的建立》 |
年级及学科 |
八年级历史 |
||
研究设计
|
那中华民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它建立之后有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齐读目标] [自主学习] 要求:结合学习目标,梳理本课的知识点,绘制思维导图。时间:20分钟 [合作探究]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研讨并补充组内1号思维导图,颜色鲜明,线条流畅,知识点全面,有创新。时间:5分钟 [小组展示] 要求:通过展台展示1-2个小组共同成果,讲解清晰。时间:3分钟 [点拨讲解] 引导思维的拓展,点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拓展提高]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么认为? [课堂检测] 学生完成巩固训练部分。 |
||||
研究目标
|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华民国建立以及对内对、外政策;知道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及重大意义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性问题为主线,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喜欢课堂,从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华民国建立以及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史实讲述,让学生明白实现民主政治的曲折性,从而让学生树立实现民主制度化的远大目标。 在达到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
||||
研 究 片段
|
|||||
[小组展示] 要求:通过展台展示1-2个小组共同成果,讲解清晰。时间:3分钟 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后展示:
|
|||||
研究 反思
|
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了边讲边概括边绘制的方法充分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及求知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在自学中发现问题,进一步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能够根据目标题规划并且绘制思维导图,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 从课堂互动上看,生成信息并非一帆风顺。教师牵引较多,个别学生尤其是5、6号学生依赖性强,不愿思考,不愿动笔,思维狭窄,需要教师在不断地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改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