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加三位数

标签:
教育 |
《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课题 |
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 |
时间 |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三位数加法笔算方法的探究过程,体会归纳概括的方法和策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
||||
教学重点 |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经验,理解三位数加法的算理算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
||||
教学难点 |
笔算加法中“满十进1”的书写及计算。 |
||||
学情分析 |
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重点,更是难点。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前后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类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算理,掌握算法;通过适量的专项练习、对比练习、综合练习、针对练习和改错练习等,形成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教学用具 |
多媒体课件 |
||||
预习指导 |
阅读教材,思考:怎样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
||||
板 书 设 计 |
|
||||
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
|
|
课
步骤 时间 |
师 |
备注 |
问题 情境 导入
|
(一)复习计算,激活经验 1.笔算下面各题。 43+52 32+59 47+61 51+49 2.交流笔算两位数加法的算理算法。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引出主题图。 谁来说一说,你了解到的有关湿地和湿地动物的知识。
2.生成统计表,提出问题。 (1)介绍湿地动物情况,生成统计表。
(2)观察统计表,提出问题。 预设1: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预设2:鸟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 预设3:爬行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 预设4:鸟类比爬行类多多少种? …… 3.引入新课。 同学们根据统计表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两个问题: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鸟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
|
|
问题 引导 自主 探究 |
利用旧知,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列出算式,独立解决。 (2)交流算法,理解算理。 预设1:200+100=300,70+20=90,1+2=3,300+90+3=393。 预设2: 1+2=3,70+20=90,200+100=300,300+90+3=393。 预设3:竖式计算
重点交流竖式计算: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及计算顺序“从个位加起”。 2.教学例2 (1)列出算式,尝试解决。 (2)汇报交流笔算方法。
重点交流:十位上7+3=10,十位上该怎样写?百位上是2还是3?为什么? (3)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后交流:百位上2+9=11,相加满十了怎么办? |
|
问题 发现 质疑 交流 |
(4)观察比较 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三个竖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回顾梳理,归纳总结 (1)小组讨论: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要注意什么?(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2)对比交流:与“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法则相比,发现了什么?(除了数位多少不同以外,方法是一样的。) (3)小结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
|
问题 解决 巩固 拓展 |
1.基础练习:
2.能力练习
3.拓展练习:
每层练习都选取几道有代表性的错题进行板书,让学生找出错误,并分析错误的原因。 |
|
问题 总结 课堂 检测 |
回顾梳理,课堂总结
课堂检测,达成反馈 列竖式计算。
|
|
布置 作业 |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