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本义解析——工与匠,兼述“江”字的读音之源

汉字本义解析——工与匠,兼述“江”字的读音之源
工,工匠(匞)也。小工曰工,大工曰匠(匞)。甲骨文中其形似“夯”,见字形1,其音读作gōng(即音公);字形3是“工”字的倒书,应为“匞(匠)”字,其读音jiàng(即音降)。后演化二字同形,故“工”字有gōng(即音公)和jiàng(即音降)两个读音。再后来有后加表音字符“匚”为“匞”加以区别,《正字通·匚部》:“匞,匠本字。”后之人别从斤作“匠”。
匞,匠本字。应释为:“从工(即音降),匚(音方)声,工(即音降)亦声。”参见前文《汉字本义解析:鼻与棄(弃)--汉字中的后加标音字符现象》。
因“工”有“匞(匠)jiàng”声,故“江”、“扛”、“杠”、“缸”、“釭”、“项”等字以工为声符。
江,即长江的本名,古称“江水”。从水(河流的意思),工(匠)声。
《字源》:“《说文》:‘工,象人有规矩也。’本义应该是矩,即曲尺,但这一意义早已失落,后代用的都是引申义。”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释工》:“许君谓工像人有规矩,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像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像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此处应为“持巨之人”解。
前一篇:汉字本义解析——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