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讲义)小学教材古诗词对仗修辞及其它

(2018-04-15 19:13:08)
分类: 《秋》校歌

学习小学教材古诗词对仗修辞及其它

2018-2-2授课教案

意义:

.国学传承;

.初中必学,中考必考:中高考加大古典文学以及《论语》的 考察力度;

2013, 一,基础知识,6.对偶,3分;

2014年,一,基础知识,4.对联,3分;

2015年,一,基础知识,4.对联,3分;

2016年,一,基础知识,2.对联,3分;

2017年,一,基础知识,3.对联,3分。

先熟悉几个语文概念:

什么是修辞:

修辞是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所谓好的表达,包括它的准确性,可理解性和感染力,并且是符合自己的表达目的,适合对象和场合的得体的、适度的表达。

什么是对偶:(修辞之一

字数相等或大致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的排列在一起.

2.对偶的种类

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唐•白居易)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对或相反的对偶形式。

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

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和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

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对偶的作用

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

词句凝炼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是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便于传诵记忆.

什么是对仗:

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格律诗词的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因而格律诗词的对仗要求也就甚为严格,符合上述原则的诗词联句便是对仗的;否则就是不对仗或对仗不工稳。

什么是词性:

指以词的特点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不表示实在意义而表示语法意义的词,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什么是短语:

短语是由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上能够搭配组合起来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又叫词组。它是大于词而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

基本类型有五种:

主谓短语、述宾短语、述补短语、偏正短语、联合短语。

其他:

(1)复指短语:

(2)方位短语:X+方位词(标记)

(3)能愿短语:能愿动词(标记)+X。

(4)数量短语:X+量词(标志)

(5)介宾短语:介词(标志)+名词

(6)“的”字短语:结构助词“的”附加在一个词语之前,整体上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的现象。即:X+的(标记)

(7)“所”字短语:结构助词“所”附加在一个非名词性词语的前边,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的现象。即:所(标记)+X。

(8)比况短语:比况助词“一样、一般、似的”附加在其他词语的后边,构成一个比况。

(9)固定短语

固定短语说的是结构上具有凝固性,意义上具有整体性的短语。

1.部分熟语:   

2.对称结构:一些结构相同、成对出现的短语组合。如:

    你一言,我一语 人不知,鬼不觉

    深一脚,浅一脚 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3.专有名称:表示国家、机关、机构、报刊杂志名称等意义的短语。由于起指称功能的规定,也具有特定的熟语特征。如:

    人民日报  新华书店  世界贸易组织

    联合国安理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什么是音步:

音步指的是诗句中的节奏单位 。  

《诗经》的时代,主导的诗歌形式是四言。在它的影响下,古诗逐渐形成了以两个音节(即两个汉字)为一节拍的声律特点。

如:六年级上册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与四言、六言不同的是,五言、七言除了几个完整的节拍外,还有一个畸零的单音节,五言是两个节拍外加一个畸零单音节,七言是三个节拍外加一个单音节。根据意义的需要,单音节的位置就不仅可以置于句末,也可置于句中。

单音节有两个作用:

一是更便于体现诗叶韵所带来的韵律美。五言、七言的节律一般是二二一和二二一一。

二个作用是使诗句更具顿挫、变化之美。

如:举头明月,低头故乡。《静夜思》

停车坐爱枫林,霜叶红于二月。(《山行》·唐•杜牧)

什么是平仄: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平水韵》《词林正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普通话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古错误。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木而实,例:“一”字)

互动:

1.现行背诵,

2.齐诵,

3.低年级限时一分钟背诵,

【四年级下册】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

桃花流水鳜鱼肥。桃花开江水涨,时节鳜鱼长得正肥。湖光山色,渲染生活环境。

青箬笠,绿蓑衣,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

斜风细雨不须归。“斜风”指微风。

主题: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拓展:

江雪  作者: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互动:

1.范读;

2.学生独诵;

3.有能背诵的吗?

【六年级上册】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好”字赞美“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夜雨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云厚雨足。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想象红艳欲滴。

主题:表现了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

拓展: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互动:

1.从断句,词性,平仄提问;

2.从词义提问;

作业:

【六年级上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门关。突然,转悲为喜,喜不自胜,形象描绘心情。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惊喜的更高峰,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欲狂”作进一步抒写。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狂想,地名动词副词连用,回家的极盼。瞿巴峡:嘉陵江。塘峡、巫峡、西陵峡,襄阳今湖北襄樊。

主题: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拓展:

《为唐山点赞》,《雅风》刊登的两首《七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