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天安门广场可摆摊

分类: 《秋》续散文序跋感 |
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城楼,那瑰红色的城墙,多姿多彩的雕梁画檐,让人领略到皇宫的威严和远古的封建朝纲。
初次到访是1978年,随学校暑假雨中游,5角门票,2.9元塑料雨伞,从天安门马不停蹄横穿故宫,两个小时走到景山。
二次是1979年寒假,是我夫妻二人,来到天安门金水桥前的大石狮处,见其雕工精绝,造型逼真,威武异常。它们的双目都紧紧注视着天安门前正中的御道(中轴线),以体现它们是封建帝王忠实的卫士身份。四十年前的照片见证我二人的足记(现在这个部位禁游)。
http://s12/mw690/00688VOTzy76c6EfHXZ7b&690
那时,长安街自行车流如同长江之水,奔腾不息,想穿过大街到对面的广场,横穿便可,只不过中央有个“安全岛”左右断流,不像如今到处是栏杆,促使人们穿行地下通道去安检。
那时,交通运输不便,旅游意识缺乏,经济收入拮据,游人大都是借出差顺便光顾广场。很多人是附近居民到广场游玩,甚至在前门亲遇行乞人。老人的蹒跚,孩童的奔跑,便衣的机警,广场上主要生意人是摄影,拍照之后,一周后可邮寄到本人,其次是做卖小礼品的,售小食品的,放大风筝的,出入自由,无人干涉。
现在,广场中央是国旗,是一种象征,是一种图腾,它昭示看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繁荣昌盛,巍峨人民英雄纪念碑,与日月同辉。
定居北京后,家门口的坐地铁不需倒车直达前门步行街西端,坐公交不需倒车直达前门正阳门,在平乐园坐52路公交可贯穿长安街,直达东单、王府井、天安门东、天安门西、西单,自驾车如不堵车15分钟莅临,举手投足之间,天安门广场从旅游地转换为居住地。
天安门是只进喜的吉祥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