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书法玄秘塔碑墨本
《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唐·会昌元年(841年)十二月建于长安。《金石萃编》载:碑高一丈五寸,宽五尺一寸。字共二十八行,满行五十四字。正书碑刻气势恢弘。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六十四岁时书,运笔遒劲有力,字体学颜出欧,别构新意。清代王澍以为:“《玄秘塔》故是诚悬极矜练之作。”此碑结字的特点主要是内敛外拓,这种结字容易紧密,挺劲,运笔健劲舒展,干净利落,四面周到,有自己独特的面目。
大达法师——端甫,是继玄奘法师后,唐代又一位有名的高僧,他于公元769年出生于古城甘肃天水。大达法师一生历经唐朝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6朝。
端甫10岁在天水街亭镇崇福寺做沙弥,17岁升任为比丘,入安国寺诵经。因对佛学虔诚,经师傅推荐,在西明寺受戒于照律师,后又学毗丘尼于崇福寺,并升为律师,同时,传《唯识》于安国寺法师,通《涅盘》于福林寺监法师。随后,他“谒文殊于清凉,众圣皆现;演大经于太原,倾都毕会”。
唐宪宗时,因为端甫在佛学界的造诣和声名,得到宪宗的宠遇,宪宗诏端甫率缁属迎真骨于灵山,开法场于秘殿,端甫继玄奘后又一次在长安震动朝野。端甫在朝中掌内殿法仪,标表净众长达十年,尤以主讲《湿般》、《唯识》等著称于世。据史书记载:“贵臣盛族皆所慕,豪侠工贾莫不瞻向,荐金宝以致诚,仰端严而礼足,日有千数,不可殚书。”由此可见,端甫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远非普通僧人可比。
据史书记载:唐文宗开成元年六月,端甫面向西,朝自己的家乡——天水圆寂,享年68岁,葬于长安长乐原之南。皇帝赐谥号“大达”法师。
今藏于西安碑林的《玄秘塔》碑,于唐会昌元年(841年)刻立。颂功德碑文由唐朝宰相裴休撰文、著名大书法家柳公权书丹、当世名匠邵建和、邵建初兄弟镌刻,世称“三绝”。宋人著的《高僧传》,对天水高僧端甫骨灰塔《玄秘塔》碑文亦有记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