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首布

标签:
古币收藏历史 |
1980年,宜阳县□□村出土斜肩弧足空首布150斤,约2000枚左右,因为锈结厉害,但从表面上可以看见的就有“武”“卢氏”。
1982年,洛阳地区文物商店征集到大型平肩弧足空首布200余枚,钱面铭文有50多种。
http://s3/mw690/00688VqOzy77aQSyDg652&690
http://s16/mw690/00688VqOzy77aR0HDWLdf&690
http://s11/mw690/00688VqOzy77aQSP97Y5a&690
http://s9/mw690/00688VqOzy77aRDy4bKa8&690
1959年又在侯马牛村东周遗址的春秋晚期地层里,发现12枚中型平肩弧足空首布和大量的空首布内范,其中一枚钱面铭文是“□□□黄釿”,同时,安阳地区也发现这种空首布数百枚。 平肩弧足空首布,文字内容最为丰富,而这些文字中确认为地名的,也大都在洛阳附近。
1966年10月,瀍河回族区瀍河回族乡马坡村群众捐献了在孟津县后海资村(今孟津县朝阳镇朝阳村)出土的空首布72枚。
1970年12月,在伊川县白元乡富留店村出土一瓮空首布,共计753枚。从存放空首布的陶瓮器型和纹饰看,该陶瓮应为春秋时期器物,而空首布的埋藏年代也应在这一时期。这批空首布币面上的铸字内容较为丰富,币面上的“壬午”、“弃”、“臣”、“喜”、“利”等十多种文字,在以往发现的空首布币面上未曾见过,这一发现为研究我国古代货币文字提供了新资料。这些文字笔画多细直、字体较草,与当时钟鼎礼器上保守而庄重的文字判然有别,有可能是当时民间使用的俗体字。
1971年3月,文物工作者在新安县磁涧镇尤彰村发现401枚小型平肩弧足空首布,这些空首布都存放于陶罐或器皿中。其中“安臧”布400枚,“丰”字布1枚。
1974年 8月,在洛阳市西工十五厂距地表2米的战国中期地层里,出土二罐空首布,计有1883枚,其中有平肩弧足空首布1516枚,(一)大型布1枚。(二)中型布14枚,钱面铭文有:“市南小化”“周南小化”“戊戈小化”“ 弗阝釿”“臧”“甲”等,其中一枚"口口小化"背有“易”字。(三)小型布1501枚,7枚无字,其余计有“东周”118枚,“安周”55枚,“安臧”815枚,“丰”165枚,“邵文”121枚,“官考”113枚,“武”115枚。
1976年,在洛阳市涧河东岸七四零厂,出土小型平肩弧足空首布52枚,其中有“武”字1枚,“丰”1枚,“邵文”3枚,“东周”3枚,“安周”3枚,“安臧”3枚。
解放后平肩弧足空首布发现的文字内容有:一、二、三、五、六、八、十、甲、乙、丙、戊、己、辛、丑、卯、午、戍、王、谷、商、土、日、月、雨、弃、∈、忄、行、工、君、山、北、公、士、金、臣、勿、贝、田、鼎、盱、历、柳、禾、黍、秆、室、皿、化、吉、喜、兑、史、尚、是、巨、弄、封、上、下、卜、利、向、益、鬲、智、宁、文、祝、成、台、吴、留、石、釿、古、丹、南、平、止、疾、阜、镢、贸、穆、伐、升、奉、共、末、竹、册、贡、周、毫、京、印、仁、武、宋、同、示、戈、昌、木、羊、羔、丘、氏、目、元、文、斤、只、戚、叔、丝、宗、升、市、薡、松、侯、合、空、来、口、非、仓、高、坩、臧、丰、介、安臧、东周、安周、邵文、官考、王氏、二口、公釿、弗阝釿、市南小化、周南小化、戊戈小化、口口小化、等158种。加上《古泉汇》等著录的文字:七、九、庚、子、寅、巳、未、富、大、定、群、云、耳、尊、爵、于、白、西、州、瓦、城、垂、亘、匡、阳、时、朱、屯、堇、翼、不、百、斧、方市、市中小化、市东小化、市西小化以及不可识别字迹7个共46种,总数达到200种文字铭文。
以下发笔者所藏空首布筒子几种,请泉友老师评鉴!
空首布
http://s13/mw690/00688VqOzy77aS1xNEgcc&690
http://s14/mw690/00688VqOzy77aS2A3Cd8d&690
http://s7/mw690/00688VqOzy77aS3JVHg66&690
http://s14/mw690/00688VqOzy77aS4S6olcd&690
http://s5/mw690/00688VqOzy77aS5JTjSd4&690
http://s12/mw690/00688VqOzy77aS6HLwTfb&690
http://s6/mw690/00688VqOzy77aS7YSs575&690
http://s8/mw690/00688VqOzy77aS8Hh8rb7&690
空首布 涅川釿
http://s12/mw690/00688VqOzy77aSaQrID7b&690
http://s14/mw690/00688VqOzy77aSiwJOJ5d&690
http://s15/mw690/00688VqOzy77aSjnoOq4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