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宁夏区保(第一批)探访录(9)“岳飞送张紫岩北伐诗碑”

(2017-05-22 09:16:39)
标签:

文化

旅游

分类: 探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6  “岳飞送张紫岩北伐诗碑”       银川市中山公园

探访日期:2011920

银川岳飞诗碑,又名武穆诗碑,即《岳飞送张紫岩先生北伐诗碑》(1963321日列为宁夏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诗碑全文是“送紫岩张先生北伐: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马碟阏氏血,旗枭克汗头;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绍兴五年秋日岳飞拜。”碑的左下角刻有清朝宁夏观察使徐锡祺修补诗碑纪实。

 说到岳飞送张浚北伐诗中的“紫岩张”、“先生”等提法,据史料记载,张浚为文官挂帅之宰相,年长于岳飞,资历又比岳飞老,也力主抗金。他既是岳飞之师长,又是岳飞的知交与战友。因而,笔者认为岳飞若于非官场酒席等场所,破常规以用“紫

岩张”、“先生”等称呼著诗为张浚送行,这倒更能表达岳飞与张浚之间亲密无间的挚友与师长的特殊关系。

此诗碑最早可能立于原南宋朝廷的杭州,后传入河南汤阴,明朝中期立于银川。”当时,宁夏乃九边重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激励边陲将士抗击外患之斗志,褒奖岳飞爱国忠义之精神,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宁夏总兵箫如蕙特在宁夏镇城东北隅建岳武穆庙,并可能同时刻立武穆诗碑,号召将士以岳飞为楷模,扬爱国之士气,灭敌人之威风。

宁夏观察使徐锡祺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城东北隅见到岳王庙中昔日倾圮的武穆诗碑时,亲自主持重建岳王庙,补修武穆诗碑,并在诗碑正面的左下角题写了碑记,大意是: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我因收复宁夏府城(今银川市)的战役,从军来宁夏,事多繁忙,没时间游览古迹。到光绪十二年(1886年),在我巡视部门的幕僚中,聘请号为慕孺的张广文讲课,见房中墙壁上悬挂有岳飞书写的前后出师表的墨拓,他告诉我说:府城东北角处岳王庙亦有碑,早已倾圮。第二天,我备了香火纸钱,亲自前往拜祭,果见碑已断成数截,被灰尘封盖着。让人读时,残碑中一块字迹尚存其半,一块保存较全。虽然字迹残缺,但笔力刚劲。看过之后,很自然地想象出岳飞当年征战沙场,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慨,使人心潮难平。因此,我找府城军事负责人煜康商议并拜见了太守,并找来木懋亭两,共同研究筹备动工修葺岳庙之事。为求得长久,建起了这个殿壁。不敢说是好古搜奇,但的确是为使前人所留之珍贵遗物,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故用精美的碧纱笼将其罩盖好是我的本意。

据史料推断,黎锡祺、煜康等重修岳庙中诗碑应属第三次重修补武穆诗碑。而《朔方道志》中载,立忠武庙内的诗碑应系岳飞诗碑立存地址的第四次变迁。《朔方道志》载:岳忠武碑在郡城忠武庙,乃忠武自书送张紫岩北伐诗。诗云“号令风霆迅,天声动北陬;长驱渡河洛,直捣向燕幽;马碟阏氏血,旗枭克汗头;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碑高六尺多,宽三尺多,六行,每字在约四五寸。末行述绍兴五年秋日岳飞口(拜)。清乾隆三年,地震碑失……郡人仍移置忠武庙内,建亭护之。朔县儒学张思孝跋语于后,以记其事。

岳武穆诗碑于1993年在银川中山公园得以重建。


http://s3/mw690/00688UV1zy79KRC7OyCb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