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儿童就该进“少年班”,但怎么鉴别天才儿童?

标签:
教育电影 |

1998年,来自西安交大的“少年班”导师周知庸(孙红雷饰),前往全国各处寻找智商超群的天才少年,最终被选出的22个少年将被赋予艰巨的使命。少年吴味(董子健饰)就是其中的一员,在这个特殊的班级里,他先后认识了有暴力倾向的麦克(王栎鑫饰)、小天才方厚政(李佳奇饰)、“神棍”王大法(柳希龙饰),以及聪明却冷若冰霜的周兰(周冬雨饰),五位天才少年从此开始了早于同龄人的大学生活,同时还面对着青春期的各种“疑难杂症”。校园女神江依琳(夏天饰)的出现扰乱了男生们的心,攻克“世界数学大赛”的压力也从天而降,而导师周知庸也面对着人生中的最大难题,“少年班”该何去何从?天才少年人生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一部15年的《少年班》在《杀破狼》和《战狼》的连番上映下,排片量并不高,最终票房都没过亿。不过这些依然抵挡不了我对这部电影的喜欢,影片在“青春”、“校园”、“成长”这几个元素的加持下,独辟蹊径,开始让观众了解什么是天才少年,天才少年跟普通少年又有何不同。
《少年班》属于言之有物、有情怀的电影。我喜欢看《少年班》这样的电影,远胜于花了很多投资但不知所云的电影,《少年班》是一部认真拍摄的、诚恳的电影,时下这个市场上,有很多糊涂蛋在拍一些糊涂电影。
周冬雨饰演的周兰,是一个孤僻但极端聪明的少女,高智商碾压一众男同学,成为少年班解题小组中唯一入选的女生。暗恋麦克。周兰在一众天才少年的班级里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不仅因为她是班级里的唯一女性,而且她经常是一个人坐在角落,不与大家为伍。这样一个天才少女也会有自己的感情问题,在入学第一天她就悄悄喜欢上了麦克,麦克在班级里不仅智商高,而且颜值也高,有着普通少年没有的一种随性的感觉。也许正因为麦克的张扬跋扈,才让周兰一发不可收拾的喜欢上了他吧。毕竟,人类都会对与自己非常不同的异性保有好奇心的,也可以用一句话解释,那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周冬雨饰演的这个角色放到今天来看,有点像《少年的你》里面的陈念。两个人都是孤僻的类型,也都是学霸。不过周兰则是天才系列,本身智商就高,而陈念则是努力用功型。周冬雨成功的把这两个角色分离开,既演出了周兰的孤僻,还演出了周兰的嚣张和心理不健全,更演出了陈念的隐忍,坚强,委屈。我就是周冬雨电影的铁粉啊!一个单眼皮的女生,因为她的戏,我喜欢上了这个有活力,活得潇潇洒洒的女演员。
在2015年的那个时候,她还并不是票房保证,虽然前有《山楂树之恋》和《同桌的你》等青春纯爱系列电影让观众熟识,但是大家依然不买账,总是觉得这些角色大同小异,再加上周冬雨的长相本来就符合小女生的形象,挑战度不够。直到2016年凭借电影《七月与安生》获得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到后来她的演绎事业一发不可收拾,随便拍摄一部电影,都能获得很多奖,简直是拿奖拿到手软,上天赏饭吃的演员之一。

董子健饰演的吴味是混入少年班的天才少年,是几位天才少年中的“平凡英雄”。生性拘谨,为人谦和,略带自卑,善良可爱。一直默默喜欢并关注着周兰。

王栎鑫饰演的麦克,无敌小霸王,一天不打架就浑身痒的古惑仔。多次追求江依琳未果。
柳希龙饰演的王大法,来自农村,从小和算命先生长大,精通术数易经,整天不上课,讨厌洗澡。
李佳奇饰演的方厚政,孩童的外形,超人的智商,堪称数学天才。
正是这五位天才儿童的故事谱出了《少年班》之歌。影片里的天才儿童智商都在140以上,电影始终是艺术加工品,会有点浮夸虚构的成分。究竟该如何鉴别天才儿童呢?相信会有不少家长都会好奇,我的孩子,具有“高智商”的特质吗?ta未来能考上985/211,甚至国外的名校吗?
智商130以上,一般来说属于人群中的“高智商”,比例大约为2%左右。其实高智商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从细节里显露出不少特质,父母可以从以下这十种特质来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有“高智商”的可能性!
1、爱笑。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专家研究了年龄与智商之间关系得出:爱笑的孩子都比较聪明。
2、敢于质疑。孩子的视角总是异于成年人,但从他们看问题的切入点,可以发现他们思维的逻辑性。总是用提问来“噎住”大人的孩子,往往特别聪明。
3、善于模仿。孩子从刚出生开始,便有模仿能力,在2-3岁时,中枢神经大大加强,是孩子模仿的最佳时机。他们常常会模仿周围人的动作和语言。模仿得越逼真,孩子的智商也越高。
4、
5、
6、
7、
8、“我要把钱留起来”。能存钱的孩子,不仅有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的意识,同时也是有规划、有自制力的象征。
9、
10、长时间专注一件事。大部分的孩子会很快对一件事物失去兴趣,但高智商的孩子不一样,当孩子能够独自玩玩具,或者是专心地听完一个长故事,都是注意力集中的表现。这些天生拥有专注力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变得优秀。
借助《少年班》这部电影探索了下天才儿童的世界,有一句话说得好,“知识改变命运”。在近几年包括未来,教育始终会是国人狠抓的一项工程。越来越多的教育企业,培优机构的出现也证明了这一点:少年强则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