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知识点归纳

标签:
教育 |
分类: 初中知识点 |
第二章
一. 不等关系
1. 一般地,用符号“<</span>”(或“≤”), “>”(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 要区别方程与不等式: 方程表示的是相等的关系;不等式表示的是不相等的关系.
3. 准确“翻译”不等式,正确理解“非负数”、“不小于”等数学术语.
非负数大于等于0(≥0),非正数小于等于0(≤0)
二.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 不等式的两边加上(或减)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那么a+c>b+c, a-c>b-c.
(2)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bc, a/c=b/c.
(3) 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即:如果a>b,并且c<0,那么ac
2. 比较大小:(a、b分别表示两个实数或整式)
即:a>b <===>
a-b>0
2. 比较大小:(a、b分别表示两个实数或整式)
一般地:
如果a>b,那么a-b是正数;反过来,如果a-b是正数,那么a>b;
如果a=b,那么a-b等于0;反过来,如果a-b等于0,那么a=b;
如果a那么a-b是负数;反过来,如果a-b是负数,那么a
即:a>b <===> a-b>0
a=b <===> a-b=0
a<===> a-b<0
三. 不等式的解集:
1.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 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多个,一般是在某个范围内的所有数,与方程的解不同.
¤3.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的表示: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时,要确定边界和方向:
边界:有等号的是实心圆圈,无等号的是空心圆圈;
方向:大向右,小向左
四. 一元一次不等式:
1.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式子是整式,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 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过程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特别要注意,当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要改变方向.
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
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不等号的改变问题)
4. 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情形为ax>b(或ax
当a>0时,解为x>b/a;当a<0时, 解为x
当a=0时,且b<0,则x取一切实数;当a=0时,且b≥0,则无解;此项为ax>b的解.
5. 不等式应用的探索(利用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列不等式解应用题基本步骤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相类似,即:
审: 认真审题,找出题中的不等关系,要抓住题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小于”、“不大于”、“不小于”等含义;
设: 设出适当的未知数;列: 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解: 解出所列的不等式的解集;答: 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五.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 定义: 由含有一个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不等式组的解集.如果这些不等式的解集无公共部分,就说这个不等式组无解.
几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通常是利用数轴来确定.
3.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步骤:
(1)分别求出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数轴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即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
三.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四种情况(a、b为实数,且a
一元一次不等式 |
解集 |
图示 |
叙述语言表达 |
x>a且x>b |
x>b |
|
同大取大 |
x且x |
x>a |
|
同小取小 |
x>a且x |
a |
|
|
x且x>b |
无解 |
|
|
本部有多名教师,可以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及辅导班等多种形式上课。在学习期间,本部免费提供PPT课件及相关的学习复习资料,课后可以随课件重新学习。
一切以高考中考为目的,一切以高考中考为方向,强化基础,关注方法,培养习惯,引导思考,在辅导教学过程中,加强考试训练,培养考试习惯,同时加强学习方法训练,培养学习习惯。一个人,如果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适宜的学习方法,加上一个不一样的思路,那将不可抵挡,前景将十分宽广。如果能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的话,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初一初二的学生,将对中考高考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不错,请动动手指,转给他人,让更多人看到,造福他人,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