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76-《中国历史长卷:手绘年表》书评:学中国历史的“最舒服”方式

(2019-03-24 17:21:10)
标签:

日志

书评

1876-《中国历史长卷:手绘年表》书评:学中国历史的“最舒服”方式

     

      由步印文化和步印童书馆出品的《中国历史长卷:手绘年表》的确是一本很奇特的书,究竟奇在哪里呢?光想象是想象不出来的,还是得亲自拿在手里掂量一下;不仅仅要关注“第一印象”,更重要的是要打开这本书,而且必须“铺陈”开来,而且还要记得拿上随书奉送的那枚同样相当奇特的“放大镜”就像欣赏艺术品一般去“阅读”这本书,才可以明白它的奇特究竟奇在哪里,是否“奇”得理所应当,并且能够让每一个读者都不禁为之称奇。

 

      “第一印象”就是,这本书的尺寸居然如此之巨大。说巨大是必须拿数据来说话的。所以首先仔细地拿尺子量了量,扣除误差因素,长有74.6厘米,宽有38.8厘米。如果对这个尺寸也并没有什么感觉的话,那么,不妨拿画素描的时候所用的那种长57厘米、宽44厘米画板来比划一下,就可以看出《中国历史长卷:手绘年表》这本大书到底“大”在何处了!但是很显然,大并不是这本书的全部,而仅仅是“第一印象”。

 

      通常读书的模样还记得否?端坐于桌前,捧起书,翻开页,然后就可以开读。但这样的“传统方式”对于《中国历史长卷:手绘年表》这本书来说显然不太合适。首先,这本书太大了,传统的持书方式怪别扭的,不一会儿就会感觉很累;其次,注意到书的名字了吗?这是一本“长卷”,而且真的可以展开来成为仿佛装裱画一样的形制。“长卷”的长也是名副其实的,足足有6米长。考虑到中国历史一般称为上下五千年,在6米长的“长卷”这个长度内展现5000年的历史,似乎多少也有点儿勉为其难。所以,打开《中国历史长卷:手绘年表》这本书,最正确也是最舒服的方式就是,把家里的地面打扫得特别干净、干净、再干净,然后仔细地展开——不妨想象一下那样的一幅场景。

 

      当然,在读这本书之前,还有一些很重要的问题要说明白,譬如什么才是更好地阅读这本书的正确方式。对于这一点,打开这本书,首先注意到的就是对于书中内容的编排体例说明,其中表达得已经非常明白了。此处就不多剧透了。其实,更省劲的方式就是不必在意那些说明,而是直接开读,“身临其境”感受一下,就会明白过来,纠结于那些所谓的“细节”其实没有多大作用,自己喜欢怎么样来就怎么样来吧,这样最好。

 

      虽然《中国历史长卷:手绘年表》这本书的尺寸已经是一般书籍里比较大的了,但是鉴于这本书是要在6米的长度把5000年的历史展现出来,而即使是自有明确纪年的公元前841年开始,每一年、每一朝所发生的各种人和事之繁杂,内容上的容量之“巨”也是不难想象。所以,“阅读”这本必须铺在地上、具有大格局和大视野的历史图卷,还要拿好随书奉送的塑料品质但足够精细清晰放大的“放大镜”,就像观摩艺术品一样,这才是阅读这本书的方式。

 

      和步印童书馆出品的其他历史类的书籍,比如和那套有三辑、三十本之巨大体量的《彩色连环画中国历史》相比,《中国历史长卷:手绘年表》的特点第一在于它的长度,第二在于它的“手绘”特色。虽然是手绘作品,却极其精细。几个数字足可以说明其特色。整个框架的设计花去了半年时间,完整的底稿就有三个版本;10多万字的定稿,是在几倍的初稿+几百本专业书籍和学术论文基础上删繁就简的结果——书的最后附录了“主要参考资料’,足足有105项;这本书中有500幅手绘插图,但最初的时候,画师为这本书足足画了800多张插图,花费了整整两年的时间!

 

      所以,《中国历史长卷:手绘年表》究竟有多么“妙不可言”,仅仅意会已经很难意会出个什么样子来了,还是要亲手打开这本书,才足以告慰自己那颗无比好奇的心;而且,要是能够踏踏实实地“钻进”这本书里去,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悠久历史的海洋里畅游一番,就更会感受到这本书为何足以说是物超所值——对了,它的定价是398元——之所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