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总是会谈到“价值”这个概念。什么是价值?按照定义本身来讲,价值就是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能够以各种等值标准或交换标准来表示。然而除此之外人们也说“无价之宝”或者“有价无市”“有市无价”——由此可见,所谓价值,答案并不唯一,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断,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刻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断。所以在一本很薄薄的小书《时间的礼物》里面,一个有事业和资本的成功人士会从对自己原本以为的那种“价值”和患绝症之后从一个5岁女孩身上所感受到的生命的“价值”所进行的下意识的比较之中,感觉到了“价值”不一样之处。生命或许再也无法回还,但在这样一种大彻大悟之后,心境之坦然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
曾经创作了《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外婆的道歉信》《清单人生》等“暖心三部曲”的瑞典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确实很会讲故事,长或者短,在他那儿都不是什么事,一样可以讲出十分精彩的故事来,一样让人无法抑止地会陷入长久的沉思。尽管他真的只是在讲故事、搞创作,却只是偶尔才会让人想起这个事情的真相来——大部分的时间里,弗雷德里克·巴克曼有足够的魔力让人不由地忘记了他只是在讲一件其实不曾实际发生的事情。《时间的礼物》就是一本很薄很薄的小书,“全须全尾”也才55页!
一开始的时候,雷德里克·巴克曼就已经声明在先:这是一本讨论你该做哪些准备才能拯救生命的短故事!这是因为,故事虽然短,意义却不小——“这个问题涉及你的未来和过去,关乎你要去的地方和你会你留下怎样的足迹。”确实意义足够重大。
“我”,一个已经45岁的有事业和资本的成功人士;她,一个才只有5岁的小女孩,生命才不过刚刚开始了最初的几小步!“我”和她的共同点,就是两人都患上了癌症,而且很有可能时日不多。他们本来有着不同的人生,但在医院里却是一样的——他们之间有了某种交集。但更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从这个小女孩的身上,看到了和年龄并不相趁的一种坦然、一种期望,以及一种生命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最为重要的启迪!或许故事足够短,读起来很难尽兴;但雷德里克·巴克曼或许本来就无意于去构建一个多么复杂的故事,他只是想让读者自己心甘情愿地去把自己“关”进去好好面壁,去想一些以前或许从未想过的问题,去把一些看似并不怎么复杂的复杂问题真正搞清楚!
所以,虽然《时间的礼物》这个短故事确实已经足够短了,但在一个这么短的小故事里,雷德里克·巴克曼却还是尽己所能地讲了一个十分深刻的故事。“我”其实只是一个旁观者,主角则是那个小女孩——非常普通也并不起眼的一个小姑娘:她用蜡笔给椅子涂颜色,用牛奶盒做恐龙、给兔子玩偶讲故事,一直在安慰妈妈和来看望她的人不要难过,一如既往期待妈妈讲睡前故事、期待上学、期待着明年的生日会,还期待着穿白大褂的外星人会来治好她的病……时间到底意味着什么,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两个十分“沉重”的话题,不仅仅“我”要好好想一想,而且值得每一个人都去好好想一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