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699-《山自在,水如来》书评:生活就像爬大山,生活就像趟大河

(2018-11-16 21:27:21)
标签:

日记

日志

1699-《山自在,水如来》书评:生活就像爬大山,生活就像趟大河

 

      学习、工作、生活,家庭、单位、路上……每一天的日子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一个永恒的问题却无时无刻不在拷问着每一个人的内心——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屈原写过《天问》,但他却终究无法得到一个他满意的答案,他只是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越行越远;李白写过《将进酒》,一边在任由自己瞎胡闹,宣称“人生得意须尽欢”;一边却内心中却有所期盼,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就连天性豁达的苏东坡,虽然曾说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却不过是在说反话罢了;更无论辛弃疾,空有一腔热血却无处洒落,只好“以手推松‘曰去’”了……从古到今,理想与现实总是差着或远或近的距离,但这其实就是一种常态。你不能让生活随你心意,却不能因此极尽哀怨,而是依然要执著地去做一些事情,在大海边的细沙上留下自己的印迹——即使你明知道或许就在下一秒,海浪涌过来,一切就都不复在……

 

      所以,在看到曾经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的熊召政,把他对生活、对人生的一些感悟转化为《山自在,水如来》中的一篇篇游记的时候,他的整个内心,其实也就写在了这样的字里行间,只不过要看每个人的造化,看他是否能够与作者取得程度不等的共鸣了!现实并不公平,但不过只是相对不那么公平而已;而如果自己有一颗强大的内心的时候,又哪会有时间和精力去有所哀怨呢?拿得起、放得下,不是只有所谓的“大丈夫”才能做到,每一个普通的人、平凡的人,其实也完全能够做得到,只是多数时候他们不那么自信罢了。

 

      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归根到底不过就是客观与主观两种,其中的区别,有时不过是一张纸的厚度。譬如说到“优雅”,熊召政认为,“优雅的生活是一种品位,不如说是一种境界”。既然可以是归结为“境界”,当然也就是说,每一个人,无论生活对他如何,如何现实如何曲折,只要他心里有所期待,愿意为了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并且去努力,那么,他就会离“优雅”更近一些。所谓,一个人不可能拥有所有的美丽,只要他的心灵能够获利一种宁静,那不也是一种美丽吗?就是因为对生活的理解有所不同,所以不同的人才会产生不同的期待——拿得起来,也要放得下去,一张一弛之间,那不仅是“文武之道”,其实也就是正确的生活,以及正确的自己。

 

     道理人人都懂,还可以讲得天花乱坠;但往往是具体到自己的身上,就不免失了方寸、找不到方向。那些到底是一样呢,还是真的就那么不同呢?反正,根本不必去羡慕别人的潇洒——因为你根本不知道那到底是真正的呢,还是装出来的呢;也根本不必觉得自己“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因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虽然不会像“薛定谔的猫”那样玄乎,但一定像极了捉摸不定的电子,它的运动轨迹看起来就像云一样,根本梳理不清——其实,也真的没必要去梳理清楚,那就是生活的常态呢?!

 

      生活往往就是这样的,“山自在,水如来”。一切虽然都在那里,一切都未必意味着早已命中注定。其中最大的变量就是一个人他自己对待他自己、对待别人、对待生活的态度。这才是一切问题的最核心所在。觉得累了的时候,不如就像张志和一样,完全也可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玩累了,也想明白了,到明天,不还是一轮朝阳自东边升起来吗?!

 

      所以,何必执著于去计较“究竟是先有山还有先有河”呢,那并不重要。毕竟,生活就像爬大山,生活就像趟大河,只管勇敢地去爬、去趟就行了,剩下的,就爱谁谁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