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87-《逃亡的苏溪》书评:没想到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2017-11-17 10:10:10)
标签:

日记

日志

1087-《逃亡的苏溪》书评:没想到是这样的一个故事

      还记得由葛·艾坦尼斯等执导、温特沃思·米勒和多米尼克·珀塞尔等人主演的悬疑电视剧《越狱》吗?这部美剧讲述了迈克尔为了救他被人陷害入狱的哥哥林肯,计划越狱并成功逃脱,在逃亡生涯中再次入狱,最后收集证据以求脱罪的曲折过程。这是一个关于拯救的故事:主角既是为了拯救哥哥,也是为了拯救自己。当然,那是在美国,有着不同于中国的一套司法体制与法律体系。那么,当类似的故事回到了中国,又该如何来讲述,才能不走寻常路呢?在这一方面,徐涛创作的《逃亡的苏溪》作出了一个有意义的探索。

      在形式上,《逃亡的苏溪》借鉴了美剧《越狱》的某些元素,比如在每一小节的开始,都会有一个钟表,还有日期和时刻,以强调时间的飞速流逝和事态的紧迫感。同时,即便本作改编为电视剧,也具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即视感和现场画面感。再加上几个主角的精彩“演出”,以及不到最后悬念不减的巧妙设置,确实非常符合作者简介中的那一种评价:文风清新素净,温婉中蕴含犀利刀锋,悬念设置匪夷所思,着重复杂人性的深刻揭示——评价确实恰如其分。

      《逃亡的苏溪》有两个主角:苏溪和卫东和。一开始两个主角因为所处环境的差异,是分为了两条主线交叉进行的。

      监狱外,一个曾经涉嫌毒品交易的的茶社有女人遇害,助理检察官苏溪却出现在了案发现场,且很快就又由目击证人变成了全城通缉的犯罪嫌疑人——她先后成功地从案发现场取得了一个关键证据,从公安局物证室取走了卫东和案件的原始案件资料,从检察院的王之夏检察官办公室取走了案件资料。于是几乎是在顷刻间,一个曾经的女律师,一个刚刚上班一天的助理检察官,就先后变成了一桩杀人凶案的目击证人、一个冒名顶替女教师的骗子,一个携款潜逃者,直到最后成了一个被全城通缉的犯罪嫌疑人!这个变化还真是巨大。

      监狱内的事情相对简单。即将面临案件重审并最终“尘埃落地”的杀人犯卫东和却在精心谋划着一场越狱行动。他仅仅确信的是,他是被冤枉的,却不知道背后的主谋是谁,而仅仅因为他曾经有过过失致人死亡的前科,并且在案发前与被害人不和甚至有过争吵,有所谓的作案动机;再加上他的母亲也受到了死亡威胁,他不得不把罪责揽到自己身上。但在监狱外,他有深爱自己的漂亮女友简妮,还有好友、律师高程,当然还有他的母亲……

      那么,苏溪为什么不惜疲于奔命去帮助一个她从来不认识的死刑犯卫东和呢?无论警方,还是检察官王之夏,都根本不理解为什么苏溪要这样做的原因,更找不出其中的联系……所有的悬念直到最后才解开。而在这些悬念逐一得到解开之前,到底谁才是茶社凶杀案以及健身会所案件的真正凶手,到底谁才是最大的毒枭,一个又一个悬念,包括拥有健身会所会员卡的刑警队队长张维则、检察官王之夏以及警察聂宇,还有那个一开始就让人看不透的律师高程,都是被读者怀疑的对象,似乎凶手就一定在他们几个人之中,简直就是板上钉钉……

      一本330页的推理小说,直到第267页,读者才能够确信,检察官王之夏确实是正义的维护者,他与案件无关!直到第279页,警察聂宇和读者才能知道,刑警队的内奸到底是哪一个——谁也不会想到,居然是那个总是乐呵呵的老警察邓铭!直到第318页,检察官王之夏才确认,他一直以为的那个苏溪,近三天来把全市警察搅了个天翻地覆的苏溪,居然并不是真正的苏溪,而是简妮,就是那个卫东和的女友——而真正的苏溪,则被简妮绑架了!幸而,最后的结局还多少让人感到了些如释重负。

      估计很少有人能够猜得出这样的结局。即便整个案件过程中层层分析,内心如同过山车般上上下下,也会对悬念逐一得到解开的时候,禁不住有一种叹为观止、原来如此的感觉!

      以往对于国内的悬疑文学总是抱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怀疑,觉得很多悬疑是为了悬疑而悬疑,直到读过了整个《逃亡的苏溪》的故事,才觉得,那不很正确。至少,国内还是有一些真正的不亚于美剧的悬疑佳作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