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20-《不公正的审判》书评:相信,公平与正义终究会来到

(2017-02-17 10:10:10)
标签:

日记

日志

620-《不公正的审判》书评:相信,公平与正义终究会来到

      这是一本足以让人深思的书,也是一本让人感到越来越有希望的书。我们很多人与审判、法官的距离其实并没有那么遥远——也许我们很少有机会亲身经历,但无论是从书本上还是影视中,这样的场景我们都曾经或多或少地见识过。那么,对于审判,无论刑事审判也罢,无论民事审判也罢,我们最关心的是什么?是你来我往式激烈的唇枪舌战的过程呢?还是最终宣判时那或长或短的判断书呢?还是审判之后的上诉——新一轮的审判过程或者更漫长——呢?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关心方式、关注重点,但公平与正义,才是亘古以来普罗大众的终极期望。

      萨达卡特·卡德里,纽约律师协会会员,伦敦道提街律师事务所成员,同时也是记者、作家,他的这一本《不公正的审判》,曾获2005年英国犯罪作家协会非虚构类作品金匕首奖提名,取名大概源自弗朗西斯·培根在《培根随笔录·论司法》中的一句话:“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十次犯罪所造成的危害还要严重。因为犯罪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败坏了水的源头。”

      公平与正义,这是超越了社会制度与国家范畴的人类永恒的目标与追求。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首演于公元前458年的《俄瑞斯忒亚》三部曲对此进行了反映。埃斯库罗斯借助于神灵的力量来表达了自己对于公平与正义的一种态度。当时的社会实践中存在两种对立的观念。一种观念认为,人们只有故意作恶才应当承担责任;另一种观念则更为发自内心,认为不论作恶者的意图如何都要受到惩罚。后一种观念更为古老。审判的功用,除了发现罪责,还能转移罪责。但可以想见的是,尽管如此,由于社会局限性,绝对的公平与正义的时代显然还远未到来,即使是充满迷信色彩的审判在那个时代也未能惠及当时的大多数人。苏格拉底尽管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尽管是否不公并没有其他证据相佐证——,但他也为自己作了辩护——辩护很可能是他最主要的目的,目的是宣传自己的观点,而且自愿服从判决——因为判决依据的正是当时雅典的法律,苏格拉底认为自己负有维护法律尊严的义务。

      相比较之下,基督教兴起之后文艺复兴之前,《圣经》成为了法律制定的依据,赔偿规则开始设置,埃斯库罗斯在《俄瑞斯忒亚》中理想化的法治正在一步步艰难但却很坚定地向前推进,集体正义开始取代个人复仇。虽然当时的法典中充斥着“共誓涤罪”的仪式——这也成为了基督教历史上最早的审判基础,相对来说却是一种缓慢而有力的进步——因为至少鼓励了诚实。其缺陷也显而易见。比如,一旦足够多的人都宣言认定某人有罪,可以就要交付神明裁判。依据现代标准,无论是共誓涤罪还是神明裁判,显然都不足以昭示公平与正义,有着巨大的局限性。只有在第一个千禧年来临而世界末日并未成为现实之后,在欧洲大地上长期停滞的对理性的信仰才开始重新迈出了一步又一步。

      与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并行的,是一部人类的反文明史,那些不公正的审判,也在不断的质疑声中启发着人们的内心世界。第一个千禧年之后,欧洲大陆——采用纠问式审判,和英国——采用陪审团,二者的审判制度之间开始产生鸿沟,并且成为今天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迥然相异的雏形。二者其实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在追求公平与正义方面,只是方法方式的不同而已。时至今日,在众所周知的伯明翰六人案、埃米特·提尔被杀案甚至是辛普森杀妻案中,陪审团制度经受了重重考验。虽然这一制度并不能确保公平与正义,陪审员也可能不是圣贤,也不是绝对正确的人,但“多样性”却有可能“抵消彼此的缺点”。绝对的公平与正义的时代显然还没有到来。

      “辛普森杀妻案”显示了陪审团制度对公正与正义的一种观点。美式橄榄球运动员辛普森成名之后,一向有“花花公子“和“外黑内白”的名声。1977年,辛普森在一家高级餐厅与漂亮迷人、金发碧眼的白人女侍者妮可·布朗一见钟情,不久便与第一任黑人妻子离异。1985年辛普森与妮可结婚后,因妮可怀疑他在外面有“二奶“,两人关系开始出现裂痕。妮可曾多次打电话报警,指控辛普森对她拳打脚踢,而辛普森却没有遭到惩罚。1994年6月12日深夜,妮可与另一人被发现死于一住宅门前。种种证据都指向了辛普森。但最终结果却是,由于警方的几个重大失误导致有力证据的失效,辛普森以无罪获释,仅被民事判定为对两人的死亡负有责任。本案也成为美国历史上疑罪从无的最大案件。此案逆转的关键就缘于美国法律中一条著名的证据规则——“面条里只能有一只臭虫”。这条证据规则即是说,任何人发现自己的面碗里有一只臭虫时,他绝不会再去寻找第二只,而是径直倒掉整碗面条。同样,即便洛杉矶警方获取了大量能证明辛普森有罪的证据,但只要其中有一样(袜子)是非法取得的,所有证据就都不能被法庭采信。于是,尽管控方女检察官克拉克在总结发言中的慷慨陈词打动了大量观众,却并未让陪审团动心。他们在近4个小时的讨论之后,一致作出被告无罪的判决。

      正如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不公正的审判》中译本的序言中所强调的那样,尽管人类审判制度仍然不理想,而且反复无常人,但很显然,作为一名法律从业人员,作者萨达卡特·卡德里仍然认为,“刑事审判其实展现了人类尊严的含义,显示一种文明尊敬地对待最卑微的敌人——假定他们是无罪的,让他们能够平等地对抗,给予他们辩护人为其辩护”。毋庸置疑,“不公正的审判”仍然会出现,但趋势也显而易见,肯定会越来越少。虽然绝对的公平与正义仍然只是一种理想,但理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正是人类越来越走向文明的崎岖而坎坷的道路的记录。

      不管是对于有志于从业法律职业的学生、学者还是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对这本书都很有必要研读一番。即使是那些已经成为定论的“不公正的审判”,也是历史的一面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照出和认清什么才是真善美、什么才是假恶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